天安字典

《南游》

时间: 2025-05-18 21:59:24

诗句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

政思碧树关心句,

难放红螺蘸甲杯。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1:59:24

原文展示

南游 曹唐 〔唐代〕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 政思碧树关心句,难放红螺蘸甲杯。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白话文翻译

尽情南游至今未归,船夫和船工不必催促。 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注释

  • 尽兴南游卒未回:尽情地南游,至今未归。
  • 水工舟子:船夫和船工。
  • 政思碧树关心句: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
  • 难放红螺蘸甲杯: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 涨海潮生阴火灭: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
  • 苍梧风暖瘴云开: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 芦花寂寂月如练: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
  • 何处笛声江上来: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留恋和对远方笛声的遐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游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南游的深情留恋。诗中“尽兴南游卒未回”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无限留恋,而“水工舟子不须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明诗人不愿被催促归去。中间两句通过对海潮、风暖、瘴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最后两句以芦花、月光和笛声为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静而神秘的江上夜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尽兴南游卒未回: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无限留恋。
  2. 水工舟子不须催:强化了诗人不愿被催促归去的情感。
  3. 政思碧树关心句: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
  4. 难放红螺蘸甲杯: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5. 涨海潮生阴火灭: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
  6. 苍梧风暖瘴云开: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7. 芦花寂寂月如练: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
  8. 何处笛声江上来: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练”将月光比作白练,形象生动。
  • 拟人:如“水工舟子不须催”赋予水工舟子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南游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留恋和对远方笛声的遐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遐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树: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红螺蘸甲杯: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情趣。
  • 涨海潮生:象征着自然的壮阔。
  • 苍梧风暖: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芦花寂寂:象征着宁静和孤独。
  • 月如练: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笛声:象征着远方和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工舟子不须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急切归去 B. 不愿归去 C. 无所谓 D. 期待归去

  2. 诗中“月如练”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何处笛声江上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宁静 C. 遐想 D.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曹唐《南游》: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但杜甫的诗更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曹唐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庐陵中秋对月 清逸楼 鄡子值风雨 诗一首 诗一首 双庙 白鹭洲 游潜峰 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 陪李泰发登洪川南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一杯羹 眼高于顶 赤铜 謏文浅说 小惠未遍 毛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诡形殊状 经一事,长一智 包含军的成语 戴粒 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确 士字旁的字 劝能 龍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