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7: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51:57
复性宏开绝学,倾樽乐傍珍丛。
绿杨垂手絮濛濛。坐听南屏钟动。
半岭徐传凤吟,四时不断花风。
故应四海此心同。报道先生无梦。
再现本性的开阔,抛开学问的界限,
举杯畅饮在花丛旁,绿杨树下飘落的柳絮轻柔如烟。
坐在这里听着南屏山的钟声敲响,
半山腰上传来悠扬的凤鸣,四季的花风不断吹送。
这份心情应该与四海之内的人们同感,
愿将这份对您的祝福传达,祝您在梦中安然无恙。
龙榆生(1891-1969),字仲文,号榆生,湖南人,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此诗为庆祝作者七十五岁寿辰而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祝福。诗中透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西江月》是龙榆生在七十五岁生日之际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友谊的热爱。开篇以“复性宏开绝学”引出主题,强调了回归自然本质的重要性;而“倾樽乐傍珍丛”则呈现出一幅欢庆的场景,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态度。
接下来的描绘中,“绿杨垂手絮濛濛”,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柔美,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受。而“坐听南屏钟动”,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思考,钟声的回响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珍贵。
诗的最后两句“故应四海此心同,报道先生无梦”,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普遍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同频连接,正是诗中最动人的部分,使得整首诗在欢庆的氛围中,带着一丝哲思。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绿杨”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柳树
c) 松树
“复性宏开绝学”强调了什么?
a) 知识的重要性
b) 回归自然的本性
c) 学问的无用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庆与祝福
c) 失落
可以将《西江月》与《春江花月夜》对比,前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描绘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