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6:04
梵王宫殿锁烟霞,
墓接萧郎道路斜。
锡窦乳泉常煮玉,
金牛足迹未沉沙。
香花桥古横螮蝀,
涤砚池荒聚乱蛙。
还有古人砺剑处,
碎琼石坞到仙家。
梵王的宫殿被烟雾和霞光锁住,
墓地与萧郎的道路交错而斜。
锡窦的乳泉常常煮出美玉,
金牛的足迹尚未沉入沙中。
香花桥古老而横跨,蜗牛在其上爬行,
涤砚池荒凉,杂乱的青蛙聚集其中。
还有古人磨剑的地方,
碎琼石坞直通仙人居所。
作者介绍:安国,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以山水、隐逸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写作于明代,社会风气逐渐向儒家思想靠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胶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描绘了梵王宫殿的庄严与神秘,烟霞缭绕之间,似乎隐喻着一种高深的哲理和精神追求。萧郎的道路倾斜,暗示着世事的崎岖和人心的迷茫,诗人在此过程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锡窦的乳泉与金牛的足迹则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生活气息,泉水的清澈与金牛的富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香花桥与涤砚池的描写则使诗境更加生动,前者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后者则指向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最后一联提到的古人砺剑之处,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梵王宫殿”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神秘与庄重
C. 美丽
答案:B
填空题:诗中“锡窦乳泉常煮玉”表达了对__的向往。 答案:美好事物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错) 答案: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安国的《胶山》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哲思与人文情感。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却都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