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4
离家才百里,时有好山看。
城树延秋色,江波荡暮寒。
鸟栖孤塔定,帆卸夕阳残。
如此芳洲路,行行未觉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不远,便能看到美丽的山景。城市的树木映衬着秋天的色彩,江水在暮色中荡漾,带来一丝寒意。鸟儿停歇在孤零的塔上,船帆也在夕阳的余晖中卸下,景色宁静而美好。在这样迷人的沿途,行走在芳草丛生的路上,诗人却丝毫没有感到旅途的艰难。
沈鑅,字景岑,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沈鑅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热爱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沈鑅的旅行途中,描绘了他在富春江边的所见所感。诗中流露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这首《九月初旬有西江之行晚泊富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灵感受紧密结合。诗的开头“离家才百里”便引入了诗人的旅途,展现了他在旅途中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接着“城树延秋色”,通过城市的树木描绘出秋天的氛围,增强了诗的季节感。江水在暮色中荡漾的描写,不仅是视觉的呈现,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鸟栖孤塔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但又安详的氛围,鸟儿的栖息象征着归属与安宁,而“帆卸夕阳残”则暗示着一天的结束,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此背景下,诗人虽在旅途之中,却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沉浸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体现出一种恬静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旅途的享受。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恬淡与悠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旅行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轻松,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鸟栖孤塔”中,鸟的栖息象征什么?
A. 孤独的生活
B. 和谐的自然
C. 归属与安宁
D. 旅途的艰辛
诗中“帆卸夕阳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疲惫
D. 期待
诗人离家有多远?
A. 一里
B. 十里
C. 百里
D. 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