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宛转怜香》

时间: 2025-05-01 11:34:44

诗句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4:44

原文展示

高阳台·宛转怜香
作者: 蒋捷 〔宋代〕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里对花香的怜惜与思念。她在花前徘徊,回望自己的身影,依偎在芳草间。感谢那些残留的花瓣,仿佛它们也随人而来。回头看晴朗的屋檐下,期待几次小摘花香。如今,只剩下独自的叹息,春天的笑声难以再现。愁苦的吟唱在清晨的烟雾中未曾结束,路旁垂柳也似乎在轻轻皱眉。今晚在山间的窗前,依然绕着梨花的云影。行囊中并不缺少吴笺,问谁能为我写下这花的真情。待我归来时,叶下的花肥美,细雨如尘飞舞。

注释

  • 宛转:形容声音柔和动听,这里可引申为对花香的怜惜。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这里暗示孤独的情感。
  • 临芳:指在花前。
  • 残英:指残留的花瓣。
  • 晴檐:晴朗的屋檐,象征宁静和美好。
  • 鞭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轻嚬:轻轻皱眉,表达忧愁。
  • 梨云:形容梨花的云影,富有诗意。
  • 吴笺:指吴地的纸张,象征书信或记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捷,字子乔,号云舫,南宋词人,生于江苏,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高阳台·宛转怜香》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诗人通过对春花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阳台·宛转怜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春天花香的深情眷恋。开篇“宛转怜香”便道出了一种柔美的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词中反复提及的“残英”、“小摘微薰”,不仅描绘了春花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词人以“回头却望晴檐下”的细腻笔触,表现出一种追忆与惆怅,似乎在感叹过往的美好已成追忆。接着用“愁吟未了烟林晓”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样的情感在烟雾缭绕的清晨中显得格外清晰。整首词在景与情的交融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描绘一位女子在花前徘徊,感受花香,回望自己的身影,表达了对花香的怜惜和孤独。
  2.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感谢那些飞来的残留花瓣,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3.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回望晴朗的屋檐,期待着几次小摘花香的机会。
  4.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如今年华已逝,春天的笑声再也无法重现,感慨时光流逝。
  5.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愁苦的吟唱在清晨的烟雾中未完,路旁的垂柳似乎也在为之皱眉。
  6.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今晚在山间窗前,依旧有梨花的云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7.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行囊中并不缺少书信,询问谁能为我写下花的真实情感。
  8.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待我归来时,叶下的花肥美,细雨如尘,构成一种温柔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比作美好的情感,暗示情感的复杂与脆弱。
  • 拟人:如“轻嚬”使柳树似乎有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词中的“晴檐下”与“烟林晓”形成对比,增强了视觉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香: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韵味。
  • 晴檐:象征宁静与安逸,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 垂杨:象征忧愁与思念,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
  • 细雨:象征柔情与细腻,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宛转怜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细腻的思念
    C. 激烈的争吵

  2. 诗中提到的“晴檐”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往的美好
    C. 自然的宁静

  3. 词中“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蒋捷的《高阳台·宛转怜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前者更强调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脆弱,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追忆。两者结合展现了南宋词人对情感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风引 索酒(四时景物须酒之意) 和虚中见赠二首 赋陈嘉谟东西轩二首 和孙倅见贻八首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送张才甫知池阳 水龙吟(曾相生日) 和虚中见赠二首 乌夜啼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纨绮子弟 务必 弄颊 髟字旁的字 昏庸无道 脱涩 黑字旁的字 鞫劾 酒肉朋友 殳字旁的字 霞明玉映 毒手尊前 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牧宿 尢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