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54
永遇乐(绿阴)
作者:蒋捷 〔宋代〕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清晨的阳光透过池塘,湿润的气息渗入山阁,犹如凝聚的雪气。在蝉声未起之前,蝶影已逝,花事也随流逝的水而消散。今天我再次走到西园的小径,半遮半掩地醉吟着,衣袂飘舞。除非那只黄莺身材瘦小,才暗中引领幼鸟穿过。这时梅檐滴水,风吹断了水滴,洒下斜阳的一缕余晖。玉子敲打着棋子,香绡在风中落下,声音深沉而悠远。层层的离愁,迷离如此,像是点破了那些轻薄的烦恼。想必难以认出争春的旧馆,倚靠着红杏树的地方。
本词中提到的“红杏”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希望,寓意着温暖的情感。此外,词中提到的“莺”与“雏”常在古诗中用以象征生机与生命的延续,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作者介绍:蒋捷(生卒年不详),字文华,号云亭,南宋著名词人,善于抒情,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的情感常被自然景物所激发,从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永遇乐(绿阴)》是蒋捷的一首代表作,呈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词的开头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致,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全词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尤其是“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后半部分则通过“梅檐溜滴,风来吹断”,表现出生命中的无常与变迁,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词中反复出现的“离恨”主题,流露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仿若在阐述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尽管生命短暂,离愁别绪常伴,但在自然的陪伴中依然可以找到一丝慰藉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敏感,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情与哲思。
诗词测试:
“清逼池亭”中的“清”指的是什么?
词中提到的“莺”象征什么?
“梅檐溜滴”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