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二十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8:05:21

诗句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

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觅安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05:21

原文展示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
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觅安心。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情如浮云般变幻不定,我独自珍惜这白云般的岁月。抬眼望去,所见的皆是平常的草木,我却毫不在意,坚定地追寻内心的安宁。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绵长,显得悠闲。
  • 空浮沉:形容事物的变幻无常,空虚而不稳定。
  • 自爱:指自己珍惜、喜爱。
  • 白云:象征清逸、自由的生活。
  • 岁月深:意指时间悠久,内涵深厚。
  • 举眼:抬起眼睛看。
  • :尽头,全部。
  • 非凡草木:指普通的植物,没有特别之处。
  • 刚然:坚决、果断的样子。
  • 断臂:比喻舍弃某种牵绊,追求内心的宁静。
  • 觅安心:寻找内心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绍隆,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与佛理相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动荡的时代中,释绍隆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此诗反映了他对浮华世界的淡泊与对自我内心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悟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开头的“悠悠世事空浮沉”,道出了人生的纷扰和变化,仿佛在说,我们在世俗生活中,往往被外界的变化所困扰。然而,诗人“自爱白云岁月深”,却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珍视,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态度。

中间的“举眼尽非凡草木”,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而是将目光投向自然的真谛,强调了他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最后一句“刚然断臂觅安心”,更是展示了诗人决然的态度,愿意舍弃世俗的牵绊,追寻内心的安宁。这种内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佛理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和谐与安宁是生活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世事空浮沉:世间的事情如浮云般不定,充满了无常与变化。
  2. 自爱白云岁月深:我对那如白云般的悠闲岁月心存珍惜。
  3. 举眼尽非凡草木:抬眼望去,所见的都是平常的草木,没有特别之处。
  4. 刚然断臂觅安心:我坚决地舍弃那些牵绊,追寻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浮沉”,强调其无常。
  • 象征:白云象征自由与悠闲。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世事的淡泊与内心的追求展开,强调在纷繁的世俗中,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是真正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然的纯粹与悠然自得。
  • 草木:象征平凡的生活,强调生活的真实与简朴。
  • 断臂:象征果断的决策,舍弃不必要的牵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悠闲
    C. 焦虑
    答案:B

  2. “悠悠世事空浮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事的热爱
    B. 对世事的无奈
    C. 对世事的淡泊
    答案:C

  3. 在诗中,作者选择追求什么?
    A. 名利
    B. 安宁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诗常表现豪情壮志,追求名利,风格奔放;而释绍隆的诗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风格沉静。两者对待世事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观荆玉篇 答洛阳主人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答韩使同在边 赠赵六贞固二首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感遇·之卅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付 包含琴的词语有哪些 环句 胡肥钟瘦 首战告捷 无名之璞 虫字旁的字 来迎去送 麟角凤毛 尣字旁的字 字调 连街倒巷 丶字旁的字 明烛天南 犬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