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6:43
一闻周召佐明时,
西望都门强策羸。
天子好文才自薄,
诸侯力荐命犹奇。
贺知章口徒劳说,
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胜游行未遍,
欲离京国尚迟迟。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一听到周召被任命为明理的官员,便向西望去,见到都城的强烈竞争。天子偏爱文才,反而使得我等的地位更为薄弱,诸侯们的推荐虽多,但我依然获得命令的机会显得很奇特。贺知章虽然口口声声地劝说我,但我对孟浩然的信任更为坚定。如今我虽有游历之心,但还未走遍四方,想要离开京城的念头却又显得迟缓。
张祜,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张祜因受到天平公的推荐而被罢官归乡之际,正值他对人生选择及未来的迷茫和思考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游历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张祜在官场浮沉后的情感。诗的开头便是对周召升官的感慨,表面上是对他人的祝贺,实则流露出自己的失落与无奈。张祜用“西望都门强策羸”描绘了当时的竞争激烈,显示出他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力感。接着,他提到“天子好文才自薄”,表现出他对当权者偏爱文人的无奈感叹。
诗中提到的贺知章和孟浩然,前者劝他积极进取,但张祜心中对后者的信任更深,似乎暗示他对游历生活的向往更胜于官场的争斗。最后一句“欲离京国尚迟迟”则道出他内心的纠结与迟疑,虽有离开京城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仍未能付诸实践。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周召”是指谁?
“天子好文才自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最后一句“欲离京国尚迟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对比张祜的《寓怀寄苏州刘郎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二者均表达了对游历生活的向往,但张祜更加突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