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14
塞下曲
作者: 张祜 〔唐代〕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战争场景和士兵的生活。诗人提到二十岁的年轻士兵追随嫖姚,远赴辽东分兵驻守。雪迷迷糊糊地笼罩了边塞的夜晚,冰冷的河流在清晨显得异常壮观。雕鸮难以放飞,骑马的士兵尚未准备好。小儒生不值得询问,看那横在腰间的剑就明白了。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边塞生活和战争情景反映了唐代士兵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诗中的“剑横腰”象征着士人的勇气和战斗精神。
作者介绍:张祜,字子容,唐代诗人,仕途不顺,常以写边塞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士兵的英勇,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这首《塞下曲》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争频繁,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生存与战斗的状态,表现了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与敬意。
《塞下曲》是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诗,展现了唐代士兵在严酷环境中经历的艰难与坚韧。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雪迷经塞夜”和“冰壮渡河朝”,不仅展示了边塞的自然风貌,也隐喻了士兵们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诗人用“促放雕难下”来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在战斗中的不易,雕的放飞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但在严酷的环境下却难以实现。
“生骑马未调”一语,深刻揭示了年轻士兵的无奈与不成熟,反映出当时战争对年轻人的影响与牺牲。最后一句“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则表明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质疑,强调了武力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整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严酷环境和士兵的生活,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激励人们关注和思考战争背后的故事与人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人的批判,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生骑马未调”的意思是?
A. 骑马技术娴熟
B. 骑马尚未准备好
C. 骑马太快
D. 骑马受伤
诗中提到的“雕”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猛禽
C. 一种武器
D. 一种士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