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转应曲 其二》

时间: 2025-05-23 07:38:39

诗句

离怨。

离怨。

诉与红闺女伴。

娇憨不解人愁。

索掩银屏睡休。

休睡。

休睡。

泥剥建溪莲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38:39

原文展示

离怨。离怨。诉与红闺女伴。娇憨不解人愁。索掩银屏睡休。休睡。休睡。泥剥建溪莲子。

白话文翻译

离愁别绪,离愁别绪,向那红闺女伴诉说。她娇憨无知,无法理解人间的愁苦。想要掩盖银色屏风,沉沉入睡。休想再睡了,休想再睡了,泥土剥落了建溪的莲子。

注释

  • 离怨:指离别的愁苦和怨恨。
  • 红闺女伴:指年青的女子或闺中女子。
  • 娇憨:形容女子娇嫩而天真。
  • 人愁:人间的愁苦。
  • 索掩:想要掩盖。
  • 银屏:指银色的屏风。
  • 泥剥建溪莲子:指建溪边的莲子被泥土剥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字子谦,号心斋,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内心情感,风格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转应曲》系列是汪东对离别、思念及愁苦情感的流露,尤其在清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歌鉴赏

《转应曲 其二》通过一位女子对离别愁苦的倾诉,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中反复提到的“离怨”与“红闺女伴”,不仅是对友情和爱情的描绘,也隐喻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所承受的情感负担。诗人用“娇憨不解人愁”表现了年轻女子的无知与天真,形成了对比,突显了成年人的无奈与深沉。银屏的意象则营造出了一种隔绝与隐秘的空间,似乎在表达对内心世界的保护与逃避。

同时,诗的结尾提到“泥剥建溪莲子”,莲子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泥土的剥落则暗示了美好的东西受到侵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冲突。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短短几句,传达出深切的悲伤与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离怨。离怨。:开头的重复,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与怨恨,情感强烈。
  2. 诉与红闺女伴。:向年轻的女子倾诉,表明一种渴望理解和倾诉的心情。
  3. 娇憨不解人愁。:描述女子的天真与无知,无法体会到成年人的愁苦。
  4. 索掩银屏睡休。:试图用屏风遮挡内心的痛苦,选择逃避现实。
  5. 休睡。休睡。:反复强调,暗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无法入眠。
  6. 泥剥建溪莲子。:莲子的意象带有美好与纯洁,但泥土的剥落意味着美好的东西遭到破坏。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休睡,休睡”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莲子与泥土的关系赋予情感,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重复:通过反复“离怨”的使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面对离别、思念与愁苦时的复杂情感,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离怨:象征着离别带来的痛苦。
  • 红闺女伴:代表青春与无知。
  • 银屏:象征着内心世界的保护与隔绝。
  • 莲子:象征美好与纯洁。
  • 泥土:暗示着现实的压迫与对美好的侵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离怨”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爱情
    • B. 离别的痛苦
    • C. 家庭的温暖
  2. “娇憨不解人愁”中的“娇憨”指的是谁?

    • A. 年长者
    • B. 年轻女子
    • C. 诗人自己
  3. 在诗中,银屏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逃避现实
    • B. 决绝的爱情
    •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浣溪沙》

诗词对比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对离愁的感受,情感细腻,但更加注重于个人内心的细腻描绘。

《浣溪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间接表达出离愁的情感,手法上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汪东研究论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 和毛君州宅八咏 磨剑池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欧阳公所蓄石屏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八梁山泊见 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 次韵孙户曹朴柳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姬公 糸字旁的字 心惊胆颤 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气骄志满 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鹿字旁的字 金角 香消玉损 鹵字旁的字 一鞍一马 契书 出付 腰金拖紫 辜恩负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