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2: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02:30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
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在桥下遇见南北方的人,三次邀请我,依旧不觉得疲倦,真心相识。
十年之后再见谷城脚下,孤独中一起收获了一场梦的身影。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表达对人生、友谊的思考。
这首诗是苏辙在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歌通过“十年”的时光对比,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常。
本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开头两句以“圯下相逢”引入,描绘了在一个特定的地点遇见朋友的情景,既有地理的具体性,又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这三次的不倦邀请中,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真诚。诗中的“天真”二字则将这种友情的质朴和真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折到后两句,诗人用“十年”来拉开时间的距离,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思念。再见的地方是“谷城下”,这一细节不仅地理上有所指向,更是情感的寄托。最后“寂寞同收一梦身”一句,显示出诗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感,尽管有重聚的喜悦,但内心的惆怅却无法避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三邀不倦”是什么意思?
A. 三次邀请别人
B. 三次邀请自己
C. 三次邀请朋友并不感到疲倦
D. 三次拒绝
诗人提到的“十年”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感慨
C. 对地点的描述
D. 对未来的期待
“梦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过去的回忆
C. 孤独
D.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