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7:43
破腊春先到,微阴日易醺。
鸟声犹寂寂,木意已欣欣。
云起山分叠,风生水蹙纹。
断肠何处笛,偏向醉中闻?
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微弱的阴云让阳光变得迷醉。
鸟儿的叫声依然是寂静的,树木却已显露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云雾在山间盘旋,风吹动水面,泛起涟漪。
我的断肠之情何处可以倾诉,唯有在醉意中听到那笛声。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著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词作,尤其以古体诗见长,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腊月即将过去,反映了陆游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人生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春天意象和内心的孤独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残腊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生苦闷的感悟。诗的开头“破腊春先到”即以春天的到来为引子,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随后,“微阴日易醺”则描绘了春天初来的状态,阳光虽有些阴云笼罩,却依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反映出一种复杂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鸟声犹寂寂,木意已欣欣”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鸟儿的沉寂与树木的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渴望。同时,“云起山分叠,风生水蹙纹”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云雾和水面的波纹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
最后一句“断肠何处笛,偏向醉中闻”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失落与孤独的深切感受。笛声在醉意中显得格外清晰,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内心情感的无奈倾诉。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传达出一种既渴望又忧伤的情感,令人感受到陆游深厚的诗歌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渴望及内心的孤独。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好,也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破腊”指的是哪个时期?
“微阴日易醺”中的“醺”是什么意思?
诗中“鸟声犹寂寂”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与陆游的孤独情感形成对比。两首诗都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