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54:50
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笑中。
渐喜卢㕙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
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不必举扇遮挡西风,只需将黄花一笑而过。渐渐喜欢卢㕙的两种红色,却又忧愁蜂群蚁群的兴起。未能长久策马驱车北去,若真有儒生的踪迹又何必东行。年老的我数算奇事又有什么用,快让年轻人学习从军打仗。
李曾伯,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见长。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春风亭,正值花开时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年应当追求理想的期许。
李曾伯的《和蒋志父春风亭韵 其一》以其淡雅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不须举扇障西风”一句,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说,不必刻意去遮挡外界的干扰,反而应该欣赏自然的美好。接着,诗人提到“黄花一笑中”,这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中间的两句提到“渐喜卢㕙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沉醉于花香之中,但又忧虑于社会纷乱的局势。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的两句,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明了诗人对真正的学问和理想的追求,显示了其作为文人的责任感。最后,诗人以“快教儿辈学从戎”结束,寄予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勇敢追求理想,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这种激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历史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理想及责任的思考展开,强调年轻一代应当勇于追寻理想与理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展现出一种既积极向上又深邃的生活哲理。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快教儿辈学从戎”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人的期望是?
诗中的“蜂蚁”主要指代什么?
与李曾伯的作品相比,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无奈,但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生活,而李曾伯则更关注社会责任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