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

时间: 2025-07-12 15:39:11

诗句

寄声谢轩帝,不必奏钧天。

一碧九万里,横吹铁笛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39:11

原文展示:

寄声谢轩帝,不必奏钧天。一碧九万里,横吹铁笛眠。

白话文翻译:

我向轩辕帝(传说中的黄帝)致以问候,不必为此向钧天(天帝)奏乐。天空一片碧蓝,延绵九万里,仿佛有铁笛在轻声吹奏,令人昏昏欲睡。

注释:

  • 轩帝:指轩辕帝,即黄帝,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领袖。
  • 钧天:古代对天的尊称,意指至高无上的天。
  • 一碧九万里:形容天空广阔无垠,极为清澈。
  • 横吹铁笛眠:意指悠扬的笛声,仿佛让人感到安眠,形象地描绘了宁静的秋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季卿,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对洞庭湖景色的深刻感受。洞庭湖作为南方名胜,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诗歌鉴赏:

《洞庭秋月》通过简单的几句话,表现出一幅典雅而宁静的秋夜景象。诗中引入轩辕帝和钧天的形象,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带有对世事的淡泊之情。这种对自然的依恋与人世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一碧九万里”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天空,表现了诗人对浩瀚自然的向往。这种清朗的天空与横吹铁笛的意象结合,产生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诗人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宁静和安详。这种宁静不仅是自然的,更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意境,既有对神话传说的引述,又有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描绘,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寄声谢轩帝:诗人向古代的黄帝致敬,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
  2. 不必奏钧天:无须向天帝奏乐,暗示诗人不需要向神明乞求,只需欣赏自然。
  3. 一碧九万里:形容天空的辽阔,营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
  4. 横吹铁笛眠:描绘悠扬的笛声,传达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作“碧”,强调其清澈的美。
  • 拟人:铁笛仿佛在为人们演奏,增添了生活的韵味。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事的淡然,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天空: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铁笛:代表音乐与宁静,传达出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轩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黄帝
    • B. 孙子
    • C. 孔子
  2. “一碧九万里”形容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天空
    • C. 山川
  3. 诗中提到的“铁笛”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宁静
    • C. 忧愁

答案

  1. A. 黄帝
  2. B. 天空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自然之美。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洞庭秋月》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象的宁静,而王维则结合了对人世的思考。两者在意境上互为映衬,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选编与分析。
  • 《古诗文赏析》:提供古诗文的背景与赏析,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美。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 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 买陂塘(兵后过旧游) 买陂塘(与沈润宇、邓元实同赋) 惜余春慢(春雨) 选冠子(送歌者入闽,用月巢韵) 长相思(客中景定壬戌秋) 烛影摇红(月下牡丹) 天香(次韵赋牡丹) 满庭芳(春日过城东旧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六朝脂粉 因噎废食 見字旁的字 撇嵌 胍肫 眉欢眼笑 包含浆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神鬼莫测 出生地主义 浮云翳日 树林子 饮冰食蘖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