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时间: 2025-05-21 14:56:07

诗句

□□眼中人,累累原上坟。

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56:07

原文展示:

眼中人,累累原上坟。
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

白话文翻译:

在我眼中,原野上满是坟墓。
曾经是夸毗子(夸父追日的夸父),如今却变成了冥冥之中的君主。

注释:

  • 眼中人:指的是在自己眼中可见的人。
  • 累累:形容数量多,堆积的样子。
  • 原上坟:指的是原野上众多的坟墓,隐含了死亡和哀悼的意象。
  • 夸毗子: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夸父,夸父追日的传说,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
  • 冥漠君:指代死去的人,冥漠即幽暗、无光的地方,暗指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星,号天池,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山水诗和咏史诗。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寿溪,可能与作者的生辰或某个纪念日有关,反映出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从开篇就以“眼中人”引入,简单却深刻地点出了人类生存的脆弱与无常,原野上密密麻麻的坟墓,呈现出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景象,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接下来的“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则通过夸父追日的典故,表达出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夸父虽然追求光明与理想,但最终却屈服于自然法则,成为了冥冥之中的一员。这种从高歌壮志到无奈沉默的转变,恰如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整首诗情感深沉,蕴含着对生死的沉思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中人,累累原上坟:诗人看到的,不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是满目疮痍的坟墓,生与死的对比让人深思。
    • 昔作夸毗子,今为冥漠君:通过夸父的故事,诗人反映出追求理想的艰辛和最终归于死亡的宿命,展现了人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夸毗子比喻追求理想的人。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沉重感悟。

意象分析:

  • 坟墓:象征死亡,反映生命的无常。
  • 夸毗子:象征追求理想的人,带着对光明的渴望。
  • 冥漠君:死亡的隐喻,暗示人终究要面对的结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夸毗子”是指哪位神话人物?

    • A. 夸父
    • B. 嫦娥
    • C. 盘古
    • D. 祝融
  2. 诗中“眼中人,累累原上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机盎然
    • B. 对生命的敬畏
    • C. 对理想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这首诗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豪情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尽情享受,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于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汉语大词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离别 秋末怀旧山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 秋末闲居作 寒食郊外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 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寄栖一上人 少监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门近枝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全交 自误误人 含恨九泉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瓦字旁的字 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散阵投巢 龟开头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抱柱之信 开山鼻祖 齐字旁的字 非分之财 毛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日短心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