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十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12 06:32:40

诗句

秾华已负。

争忍留君住。

唤取去年花上雨。

滴向哀筝斜柱。

弹来意已凄迷。

啼红恰送春归。

燕子乍窥门户,画堂从此沾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32:40

原文展示:

秾华已负。争忍留君住。唤取去年花上雨。滴向哀筝斜柱。弹来意已凄迷。啼红恰送春归。燕子乍窥门户,画堂从此沾泥。

白话文翻译:

繁华的花朵已经凋谢,怎忍心让你停留?唤来去年的雨水,滴落在悲伤的筝上。弹奏出的音调已是凄迷,红色的花儿啼鸣着送走春天。燕子突然窥见了门口,从此画堂沾满了泥土。

注释:

字词注释:

  1. 秾华:繁盛的花朵,指春天盛开的花。
  2. 争忍:何忍,表示不忍心。
  3. 花上雨:指去年下的雨水,意指对春天的怀念。
  4. 哀筝:悲伤的古筝,象征哀伤的情感。
  5. 凄迷:凄凉而迷惘的状态。
  6. 啼红:红花的凋零声,象征春天的离去。
  7.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春天的到来。
  8. 画堂:装饰华美的房间,象征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燕子乍窥门户”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而“画堂”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美好意象,寓意生活的富贵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因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清平乐》系列诗词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哀伤。

诗歌鉴赏:

《清平乐十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以春天的花朵和燕子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开篇的“秾华已负”,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花开花谢的无奈,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用“争忍留君住”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唤取去年花上雨”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雨水的滴落象征着对逝去春天的哀伤,诗人的情感在此处达到高潮。接下来的“弹来意已凄迷”,展示了音乐的凄凉与迷惘,传达出一种失落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

最后,燕子窥见门户的描写,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与“从此沾泥”的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生活的现实与美好时光的逝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秾华已负。” - 繁盛的花朵已经凋谢,暗示春天的结束。
  2. “争忍留君住。” - 不忍让你停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3. “唤取去年花上雨。” - 召唤去年的雨水,象征对过去的怀念。
  4. “滴向哀筝斜柱。” - 雨水滴落在古筝上,传达出悲伤的情感。
  5. “弹来意已凄迷。” - 弹奏出的音乐带着凄迷的情感,暗示失落。
  6. “啼红恰送春归。” - 红花啼鸣着送走春天,表达对春天的惜别。
  7. “燕子乍窥门户,” - 燕子突然出现,象征春天的到来。
  8. “画堂从此沾泥。” - 美好的房间沾满泥土,暗示生活的现实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朵与生命的美好进行比较,赋予花朵人性化的情感。
  • 拟人:赋予雨水和花朵以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透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繁荣与美好。
  • :象征怀旧与泪水。
  •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
  • 画堂:象征美好生活与逝去的时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秾华已负”是什么意思?

    • a) 花朵盛开
    • b) 花朵已经凋谢
    • c) 花朵香气四溢
    • d) 花朵争相开放
  2. “唤取去年花上雨”中的“雨”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苦涩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未来的希望
    • d) 自然的规律
  3. 诗中提到的“燕子乍窥门户”主要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来临
    • c) 秋天的离去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花朵已经凋谢
  2. b) 对过去的怀念
  3. b) 春天的来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都是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陈永正的诗则通过更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情感,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解读》
  • 《陈永正诗集》

相关查询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四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三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二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九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八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七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六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凤的成语 比手画脚 鼎字旁的字 至仁无亲 凶开头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麻痹 山行海宿 与世沉浮 谓言 全转 平生之志 跳布札 重金袭汤 豕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