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58:31
水殿抛球曲二首
作者:李谨言 〔唐代〕
侍宴黄昏晓未休,
玉阶夜色月如流。
朝来自觉承恩最,
笑倩傍人认绣球。
堪恨隋家几帝王,
舞裀揉尽绣鸳鸯。
如今重到抛球处,
不是金炉旧日香。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个黄昏的宴会中,月光如流水般洒在玉阶之上,诗人感受到当年盛宴的恩宠,微笑着和身边的人一起认出那绣球。诗人怀念隋朝那些帝王们的风光,舞姿如鸳鸯般美好。而如今再次来到抛球的地方,却发现这里已经没有昔日金炉散发的香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谨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擅长描绘生活场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水殿抛球曲二首》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在黄昏的宴席上,玉阶映月,诗人感受到那种温暖而亲密的氛围,恍如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地。绣球的游戏不仅是女子的嬉戏,更是一种对过往恩惠的感念,细腻的情感在文字间流淌。
诗中提及隋朝的帝王,隐含了对历史的沉思,感叹曾经的繁华已不再。通过“舞裀揉尽绣鸳鸯”一句,描绘出那时的美丽与欢愉,而如今“不是金炉旧日香”的结尾则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失落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球”象征什么?
A. 爱情
B. 友谊
C. 失落
D. 战争
“如今重到抛球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怀念
B. 欢喜
C. 愤怒
D. 冷漠
诗中哪个季节的描写最为突出?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谨言的诗歌更关注于宴会的场景和对过往的怀念,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水殿抛球曲二首》的诗意与情感,体会到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