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20
火云兀兀闭门居,
客到惊心万里余。
险绝江湖群盗路,
讹传风影远人书。
最怜弱小犹孤艇,
急扫轩窗当敝庐。
秉烛相看真梦寐,
沧桑重话十年初。
火云蔽日,门紧闭着,
客人到来,心惊胆战,仿佛远行万里。
江湖险恶,盗贼横行,
谣言四起,风声鹤唳,远方来人书信难得。
最让我怜惜的是那孤舟小艇,
急忙打扫窗户,准备迎接客人。
举烛相对,恍如梦中,
谈起往事,恍若十年前的情景。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江湖”与“群盗”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背景,与清代社会的动荡不安相呼应。
作者介绍:陈鸿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盗贼横行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朋友的关怀。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在动荡中寻求安宁的心灵。开头的“火云兀兀”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阴云笼罩,令人窒息。接着,诗人通过“客到惊心万里余”表达了对外界不安定因素的恐惧,客人的到来不再是简单的相聚,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和不安。
在“险绝江湖群盗路”中,诗人提到的“群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治安的直白描绘,也象征着人心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而“讹传风影远人书”,则是对信息不对称和谣言泛滥的无奈,显示了人们在乱世中对真相的渴求和对虚假消息的恐惧。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而表现出对弱小、孤独的怜惜,尤其是“孤艇”意象,象征着在波涛汹涌的江湖中,孤独的人如何面对此情此景,表现出诗人的同情和关怀。最后两句“秉烛相看真梦寐,沧桑重话十年初”,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忧伤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在动荡时代对友情和安宁的渴望,使读者在欣赏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的忧虑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对往昔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火云兀兀”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阴暗的环境
C. 风和日丽
D. 繁星点点
“孤艇”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富裕与繁华
B. 强大的力量
C. 孤独与弱小
D. 友情与团结
诗中的“沧桑重话十年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时光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