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2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25:16
春风吹船著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皱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却是虾蟆精。
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
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剶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牧。
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
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
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
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
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
百虫啖尽心未已,假作鼓吹怡人情。
三月江南春水涨,纡青拖紫争跳浪。
渔父持竿不敢言,猎夫布弩空惆怅。
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儿。
春风吹着小船靠近牛轭,扶着藜草直上山脊。
山上有一块古老的石头,形状奇特且顽固,皮肤皱巴巴的,长满了碧绿的苔藓。
我来时不知道这块石头的名字,轻轻抚摸它的怪状,心中也感到惊奇。
野人指着告诉我,这东西原来是虾蟆精。
早在古时候,它曾偷取太仓的粮食,耗尽了中国三百多年。
天官点燃它的阴影有毒,命令神明剁掉它的脚。
至今这块石头孤零零地留在山丘上,任凭风雨侵蚀,无人放牧。
树根穿入它的肚子,老鸦啄食它的背上,狐的粪便粘在头上。
牧童时常放野火,农夫愤怒地击打伐木者。
自从它残破后不能再走,见到它的人都吐唾沫,听到它的名声的人也会骂。
虾蟆啊虾蟆我可不愿意为你效劳,无功劳却窃取天上的恩赐。
如今虾蟆到处都是,天官为何不消灭它们的族群?
这让骄横的气息充满了腥味,飞向天空吃掉天上的眼睛。
百虫啃噬它的心都未曾停止,假装鼓吹让人愉悦的情感。
三月的江南春水上涨,绿色的波浪拖着紫色的花争相跳跃。
渔夫举竿却不敢言语,猎人布下的弩空自惆怅。
黄童白叟相互引导着悲伤,田间还有蝌蚪在游动。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以诗和画著称。他生于江苏,后移居至浙江。王冕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常用生活中的细节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他的诗风格独特,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虾蟆山》是王冕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诗中描绘了一个虾蟆精的传说,借此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妖邪现象的愤懑,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王冕的《虾蟆山》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性的独特观察。开篇以春风吹动船只,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接着转入对山中怪石的细致刻画,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境界。古老的石头与虾蟆精的传说相结合,展现了人们对于妖邪的恐惧与无奈。
在诗中,王冕不仅描绘了虾蟆精的形象与传说,更通过对虾蟆的批判,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腐败。通过对“虾蟆”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权力滥用与贪婪的控诉,令读者在欣赏优美意境的同时,感受到深刻的社会批判。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树根穿尻,蛇入肚”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虾蟆精的悲惨境遇,反映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最后,诗人以江南春水的景象作结,既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们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冕深邃的哲思与浓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对虾蟆精的传说,传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和对自然的敬畏。王冕借此表达了对妖邪现象的控诉,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虾蟆精”偷了什么?
诗中提到“树根穿尻,蛇入肚”描绘的是什么图景?
诗的最后一句“田中更有蝌蚪儿”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