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乙未代寿尤制帅)》

时间: 2025-05-13 06:12:03

诗句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6:12:03

原文展示

沁园春(乙未代寿尤制帅)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中庸之道,象征着一种明亮的光芒。诗人描绘出一种涵养宽广、内心平静的境界,如同千顷湖面般宁静。诗中提到的“坚凝定力”,代表着坚固而沉稳的品格,如同孤峰矗立于山岳之间。接着,诗人提到在盛宴中品尝美酒,感受到文人雅士的风范。听着江边的鹤鸣,心中也感到安宁与放松。朝阳初升,军号声响亮,庆贺新任的元帅到来。面对西风的局势,诗人依然处变不惊,心中自有安宁。最后,诗人展现出对中原的心系与责任,立志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注释

  • 中庸:指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理想德行,强调中正、平和。
  • 涵洪雅量:形容人的气度宽广、内涵深厚。
  • 陂澄千顷:比喻心境平和,似广阔的湖面。
  • 坚凝定力:指坚强而稳定的内心力量。
  • 草檄传燕:古代用文书传递消息,象征传播信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约1040-1117),字子湘,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刚直不阿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著称,诗风清雅,常常以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中庸之道的歌颂,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同时表达个人的志向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沁园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怀的诗作,诗人以中庸之道为核心,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以“千载一灯”开头,象征着中庸之道历久弥新,光耀千秋。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展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描绘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境界。诗的最后,通过“归廊庙”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怀,传达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融入了理性的思考,使其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在天下间,中庸之道如同一盏明灯,传承至今。
  •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描绘一个人内心的宽广与沉稳,宛如平静的千顷水面与孤立的山峰。
  •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在宴席中品味美酒,展示文人雅士的风范。
  •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诗人陶醉于自然的声音,心情放松。
  • “朝来鼓角声雄。”:晨曦中,军号声响亮,象征气势磅礴。
  •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庆祝新任元帅的到来,表现出对新政的期待。
  •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在西风变幻的局势中,诗人保持冷静,展现自信。
  •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关注与思考。
  •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寄托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愿为国贡献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中庸之道比作“灯”,象征光明和指引。
  • 对仗:如“坚凝定力,壁立孤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元素如淮鹤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中庸之道,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对未来的信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庸:象征理智与和谐。
  • :光明与指引,象征智慧与希望。
  • 孤峰:坚韧与独立,象征个人品格。
  • :自然的宁静与自由,象征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载一灯”象征什么?

    • A. 灯光
    • B. 中庸之道
    • C. 历史
  2. “草檄传燕”中的“草檄”指的是什么?

    • A. 军事文书
    • B. 诗文
    • C. 政令
  3. 诗人对新任元帅的态度是?

    • A. 忧虑
    • B. 期待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沁园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思考,但李曾伯更侧重于中庸之道的传承,而苏轼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李曾伯诗集》
  3. 《中庸与中国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琐窗寒 甲寅四月,夏气犹寒,芍药已残,新荷未出。登楼晨望,霭然有作 琐窗寒 姑苏闷雨 琐窗寒 题汤德媛《寒闺病趣图》 琐窗寒 冰花和梦碧师 琐窗寒 其二 雪后再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琐窗寒 其一 题美冠夫人遗箑,为幼莲赋 琐窗寒 雪夜怀诸兄弟 琐窗寒 苔 琐窗寒 奉和司徒公寒食悼亡,次原韵 琐窗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湿肉伴干柴 连天匝地 聿字旁的字 包含咙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小大人儿 苦涩 鳥字旁的字 夷獠 鬯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络驿不绝 铢开头的成语 铅药 亡国大夫 恤老怜贫 包含寂的成语 瞻云望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