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斋诗》

时间: 2025-05-13 11:04:41

诗句

桃源惊往客。

鹤峤断来宾。

复有风云处。

萧条无俗人。

山寒微有雪。

石路本无尘。

竹径蒙笼巧。

茅斋结构新。

烧香披道记。

悬镜厌山神。

砌水何年溜。

檐桐几度春。

云霞一已绝。

宁辨汉将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4:41

原文展示

山斋诗
作者:徐陵 〔南北朝〕

桃源惊往客,
鹤峤断来宾。
复有风云处,
萧条无俗人。
山寒微有雪,
石路本无尘。
竹径蒙笼巧,
茅斋结构新。
烧香披道记,
悬镜厌山神。
砌水何年溜,
檐桐几度春。
云霞一已绝,
宁辨汉将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山中居所,桃源般的环境让过路的客人惊讶;鹤峤上的山势断绝了来访的宾客。这里风云变幻,却又萧条冷清,没有世俗的凡人。山上寒冷,微微有雪,石路上没有尘土。竹林小径巧妙地被掩映,茅草屋的结构新颖。烧香时记录下道理,悬挂的镜子也厌倦了山神。山间的水流不知何年开始流淌,屋檐下的梧桐树经历了几度春天。云霞已然绝迹,怎能再分汉朝将领与秦朝将领的不同呢?

注释

  • 桃源:指的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象征着宁静与逃避尘世纷扰。
  • 鹤峤:高耸入云的山峰,常被视为隐逸之地。
  • 风云:自然变化,象征着世事的无常。
  • 萧条:清冷、荒凉的样子。
  • 无俗人:没有世俗的繁华与喧闹的人。
  • 砌水何年溜:指流水的时间无从追溯,表达人与自然的永恒关系。
  • 云霞一已绝:云霞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陵(507年-583年),字子云,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徐陵是南朝梁的王族,官至侍中。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山斋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与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斋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笔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首联“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一开头便设下了环境的神秘感,桃源的意象代表了人们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而鹤峤则象征了高洁与孤独。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喧嚣。

中间部分“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描绘了山中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受。“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居所的精致与用心,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几句“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则引人深思,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表达出一种对于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的意境,也使读者反思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源惊往客:桃源的美丽景致让过路的客人感到惊讶,暗示着此地与世俗的不同。
  2. 鹤峤断来宾:高山阻隔了外来的访客,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孤独。
  3. 复有风云处:指这里自然环境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变幻。
  4. 萧条无俗人:环境清冷,没有喧嚣的人群,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山寒微有雪:山上寒冷,轻微的雪覆盖,增加了环境的清冷之感。
  6. 石路本无尘:石头小路上没有尘土,象征着远离世俗的清净。
  7. 竹径蒙笼巧:竹子小路巧妙地被隐蔽,展现出自然的精致与和谐美。
  8. 茅斋结构新:茅草屋设计独特,显示出诗人对居所的独特审美。
  9. 烧香披道记:烧香的同时记录下道理,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10. 悬镜厌山神:悬挂的镜子象征对山神的厌倦,暗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反思。
  11. 砌水何年溜:流水的年限无法确定,表达时间的不可逆转。
  12. 檐桐几度春:屋檐下的梧桐树经历了几次春天,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13. 云霞一已绝:云霞的消失,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14. 宁辨汉将秦:历史的时间长河中,个人的身份显得微不足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源比作理想的隐居之地,传达出对自然与安宁的渴望。
  • 对仗:如“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如“雪”、“竹”、“水”等,营造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山间的宁静与清幽,展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并对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渺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理想与宁静的环境。
  • 鹤峤:代表高洁与孤独。
  • :象征纯洁与清冷。
  • 竹径:代表自然的灵动与隐逸生活的美好。
  • 茅斋: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 云霞:象征美好的时光和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源”主要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战争的纷扰
    D) 历史的沧桑

  2. 诗中“山寒微有雪”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与热情
    B) 清冷与宁静
    C) 喧闹与繁华
    D) 伤感与怀旧

  3. 诗的最后一句“宁辨汉将秦”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山斋诗》均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王维通过秋天的气息和景色,传达了一种更加深邃的思考与感伤,而徐陵则更多地聚焦于环境的清幽与个人的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南北朝文学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 杂曲歌辞 其一 小曲新词 酒熟忆皇甫十 偶题邓公(公即给事中珽之子也,饥穷老病,退居此村) 春词 偶吟二首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劝梦得酒 庾楼晓望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杂曲歌辞。闺怨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越雷池 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膏粱子弟 生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筠炉 暝机 远鄙 川绣 鬻文获财 羊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湾死水 爱物 鬥字旁的字 三好两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