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0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4:41
山斋诗
作者:徐陵 〔南北朝〕
桃源惊往客,
鹤峤断来宾。
复有风云处,
萧条无俗人。
山寒微有雪,
石路本无尘。
竹径蒙笼巧,
茅斋结构新。
烧香披道记,
悬镜厌山神。
砌水何年溜,
檐桐几度春。
云霞一已绝,
宁辨汉将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山中居所,桃源般的环境让过路的客人惊讶;鹤峤上的山势断绝了来访的宾客。这里风云变幻,却又萧条冷清,没有世俗的凡人。山上寒冷,微微有雪,石路上没有尘土。竹林小径巧妙地被掩映,茅草屋的结构新颖。烧香时记录下道理,悬挂的镜子也厌倦了山神。山间的水流不知何年开始流淌,屋檐下的梧桐树经历了几度春天。云霞已然绝迹,怎能再分汉朝将领与秦朝将领的不同呢?
徐陵(507年-583年),字子云,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徐陵是南朝梁的王族,官至侍中。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
《山斋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与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山斋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笔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首联“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一开头便设下了环境的神秘感,桃源的意象代表了人们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而鹤峤则象征了高洁与孤独。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喧嚣。
中间部分“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描绘了山中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受。“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居所的精致与用心,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几句“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则引人深思,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表达出一种对于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的意境,也使读者反思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山间的宁静与清幽,展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并对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渺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桃源”主要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战争的纷扰
D) 历史的沧桑
诗中“山寒微有雪”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与热情
B) 清冷与宁静
C) 喧闹与繁华
D) 伤感与怀旧
诗的最后一句“宁辨汉将秦”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