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9: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30:26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乘船行驶在水面上,远望吴山,心中感慨万千。云雾在水边聚集,浪涛伴随着神女的身影,九江的水流向东。北方的客人轻盈地跳舞,壮志难酬,年华已近暮年。回忆起昔日的隐士,和旧友的巢穴,南柯的梦境如此迅速地消逝。回头看那妖气未曾散去,询问人间的英雄在哪里。为国献计的奇谋,令人心痛的是却无用,尘世间的白羽无非是空幻。铁锁横亘在江面,锦帆在浪中狂奔,孙郎的苦心无人知晓。唯有愁绪,敲打着桂棹,悲吟着梁父,泪水如雨般流下。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惟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婉约著称,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他的词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身处历史的变革中,心中充满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此时,国家的英雄气概与个人的理想遭遇挫折,诗人以船行江海为引子,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词作。朱敦儒通过描绘船行江河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词中开头的“放船千里”给人以宽广的视野,仿佛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览江河湖海,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伤感。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运用了“云屯水府”“涛随神女”的生动描写,展现出江河与神话交织的美丽画面。此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回忆往昔,提到“巢由故友”,让人感受到那种对旧友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终,词人转向对英雄的探问,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无奈。在“奇谋报国,可怜无用”的感叹中,诗人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令人动容。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壮志豪情,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云屯水府”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增添了诗的生动性;“泪流如雨”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沉,意境辽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云屯水府”指的是什么?
A. 云雾聚集的地方
B. 水边的神庙
C. 江河的源头
答案:A
诗人对“奇谋报国”的态度是?
A. 骄傲
B. 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B
“泪流如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敦儒的《水龙吟》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前者更加沉郁与思考,后者则表现出豪情与洒脱。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风格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