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8:38
谢池春 古堡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绕郭垂杨,千载胡尘今绝。
烈风湮亭轩楼阙。
翠烟垄亩,任山禽浮没。
瘗黄沙几多寒骨。
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
燕来归系巢庭樾。
伽蓝钟磬,一声声渐歇。
但神鸦向人呵咄。
围绕着城郭的垂杨,经历千年,胡人的尘埃如今已然绝迹。
狂风掩没了亭台楼阁。
翠绿的烟雾在田垄间弥漫,任由山间的鸟儿浮沉。
埋藏在黄沙中的寒骨,究竟有多少呢?
荒废的城墙,衰败的野草,正值王春的正月。
燕子归来了,停在庭院的树荫上筑巢。
伽蓝的钟声渐渐消歇,一声声缥缈。
唯有那神鸦对人发出呵斥。
伯昏子,生于当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作品常常融汇传统与现代,注重情感表达与自然描写。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处古老的堡垒遗址上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古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感悟。
《谢池春 古堡》通过描绘古堡的环境,展现了一种寂静而苍凉的美感。诗的开头以“绕郭垂杨”引入,营造出一种围绕古堡的生动景象,透过千载的历史,胡人的尘埃已然消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接下来,诗人用“烈风湮亭轩楼阙”展示了古堡的荒凉,强烈的风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如今的孤寂。
诗中“翠烟垄亩,任山禽浮没”描绘出了一幅自然的画卷,青烟缭绕,鸟儿在山间游荡,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似乎在与遗存的历史对话。而“瘗黄沙几多寒骨”则带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隐喻着古堡曾经的沧桑和埋藏在这里的无数故事。
“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一句,时序的转换与自然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古堡虽衰败却依然见证着春天的回归。最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伽蓝钟磬,一声声渐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宁静与孤独,“神鸦向人呵咄”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对过往的珍视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引导读者在诗人的情感中共鸣,感悟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古堡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刻关系。
“绕郭垂杨”中的“郭”指的是什么?
A. 田野
B. 城郭
C. 山川
D. 河流
诗中提到的“胡尘”主要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外族入侵的痕迹
C. 农田的尘土
D. 风沙
“危垣衰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机勃勃
B. 生命的轮回
C. 伤感与孤独
D. 欢乐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