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池春慢 寒食,用张先韵。》

时间: 2025-05-23 09:00:50

诗句

湘帘绣幕,早吹得、东风到。

禁火碧烟疏,上冢香尘晓。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

酒旗斜,岚岫渺。

沙平草细,野水连残照。

五陵挟弹,争走马、长楸道。

天气晴兼雨,人面嚬还笑。

雾染春衫湿,歌溜莺声小。

时虚度,愁未了。

调笙何处,总如伊凉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0:50

原文展示:

湘帘绣幕,早吹得东风到。
禁火碧烟疏,上冢香尘晓。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
酒旗斜,岚岫渺。
沙平草细,野水连残照。
五陵挟弹,争走马长楸道。
天气晴兼雨,人面嚬还笑。
雾染春衫湿,歌溜莺声小。
时虚度,愁未了。
调笙何处,总如伊凉调。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帘子和绣幕,早早地迎来了东风。禁火的地方,碧烟轻烟飘散,清明的早晨在墓地上弥漫着香火的烟尘。柳岸的嫩柳刚刚发芽,花墅的红花还很稀少。酒旗斜斜地飘着,远山的轮廓变得朦胧。沙滩平坦,草木细微,野水与残阳相连。五陵的年轻人们骑马争先恐后地走在长楸道上。天时晴朗却又时而下雨,人们的面容在愁苦中带着一丝微笑。雾气让春衫变得潮湿,莺歌流水声显得微弱。时光虚度,愁绪未了。调笙的声音从何处传来,似乎总是如同她的凉调。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帘:指湘江地区的帘子,寓意江南的柔美。
  • 禁火:指忌火的地方,通常是祭奠的场所。
  • 碧烟疏:清晨的烟雾稀薄、清澈。
  • 五陵:指的是历史上的五个陵墓,暗指豪门子弟。
  • 调笙:调试笙乐器,象征音乐的优美。

典故解析:

  • 五陵挟弹:出自《史记》,描述年轻人的奢靡生活,反映当时社会的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字君达,号兰亭,江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江南的风景与人情,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寒食节,正值清明前后,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谢池春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寒食节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湘帘绣幕”营造了一种柔美的江南意境,给人以温暖、恬静的感觉。接着,禁火的场景引入了清明祭扫的传统,体现出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怀。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描绘了春天的初始状态,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酒旗飘扬、马蹄声急,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尽管外界的景色如春般美好,诗人内心的愁绪却难以释怀。“时虚度,愁未了”,更是深化了诗的情感核心,表达了面对春光的留恋与对过往的思索。

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帘绣幕,早吹得东风到。:描绘初春的江南,东风带来温暖。
  • 禁火碧烟疏,上冢香尘晓。:清明时节,祭扫场景,香烟袅袅。
  •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春柳刚发新芽,花开尚未繁茂。
  • 酒旗斜,岚岫渺。:酒旗在风中摇曳,远山朦胧如画。
  • 沙平草细,野水连残照。:沙滩平坦,草木细腻,水面映着夕阳。
  • 五陵挟弹,争走马长楸道。:年轻人骑马行于道,尽展豪情。
  • 天气晴兼雨,人面嚬还笑。:天气变化无常,人们却依旧笑对生活。
  • 雾染春衫湿,歌溜莺声小。:雾气使衣衫湿润,鸟鸣声轻柔。
  • 时虚度,愁未了。:光阴荏苒,愁绪依旧缠绕。
  • 调笙何处,总如伊凉调。:音乐的旋律如同她的清凉,令人难以忘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连接,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人面嚬还笑”表现人对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愁绪,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帘:象征江南的柔情与温暖。
  • 青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酒旗:暗示欢快的生活气息。
  • 残照: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禁火”指的是什么场景?

    • A. 春游
    • B. 祭扫
    • C. 烧香
  2. “五陵挟弹”暗指什么?

    • A. 农民
    • B. 豪门子弟
    • C. 书生
  3. 诗中“雾染春衫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迷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春景描写相比较,两者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但梁清标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情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常识》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浩歌行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 其二 兴唐寺闻钟 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其三 林文节 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 宫词一百首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六州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厚的词语有哪些 束手就缚 较覆 墙外汉 晩婆 鬲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像心像意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并吞 松形鹤骨 包含覆的成语 棒喝 金钥匙 人有脸,树有皮 谷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