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51:51
竹子墙头摇月,桐筝邻苑侵壶。
倾杯饮却是寒孤,满盏秋风白露。
残月堪伤人意,丝弦怎代家书?
我声已自是唏嘘,又叠琴声如诉。
竹子在墙头摇曳着月光,桐筝的声音从邻近的园子传来。
我轻轻举杯,饮酒却感到孤寒,满杯秋风带着白露。
残月让人伤感,琴弦又怎么能替代家书呢?
我的声音已经是感叹,而琴声又像在倾诉我的心情。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秋夜,诗人受月色和琴声的影响,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寄情于竹影和琴音,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西江月 其三 听筝》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以“竹子墙头摇月”引入,展现出竹影摇曳中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桐筝的音色从邻近的园子传来,弦声轻柔,令人心醉却又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倾杯饮却是寒孤”,在举杯畅饮的瞬间,诗人却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和孤独,这一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冲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紧接着,诗中提到的“满盏秋风白露”,则更是将秋天的凉意与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
“残月堪伤人意”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残月的意象不仅让人想起故乡的温暖,也勾起了对往事的追忆。最后,诗人在琴声中再次感叹“我声已自是唏嘘”,琴声如诉,既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空间,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倾杯饮却是寒孤"中的“寒孤”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