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7-27 11:31:26

诗句

秋千争闹粉墙。

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

春光。

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1:26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吴文英 〔宋代〕

秋千争闹粉墙。
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
唤回浪子闲忙。
春光。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白话文翻译:

秋千在粉墙旁欢快地摇摆。我悠闲地看着燕子飞舞,黄莺啼鸣。它们叫到绿树阴影处,仿佛在唤回那些游荡在外的浪子,消磨着他们的时间。春光无限,春光正好,正是采摘花草、寻觅美好的时节。

注释:

  • 秋千:一种悬挂在树上或架子上的玩具,儿童常用。
  • 粉墙:粉刷过的墙,通常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
  • :指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指黄莺,春天的歌唱者,象征繁荣与生命。
  • 唤回:呼唤回来。
  • 浪子:意指游荡在外的人,带有轻松、随意的意味。
  • 拾翠寻芳:采摘花草,寻找美景。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燕子和黄莺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拾翠寻芳"则源于游赏春景的习俗,代表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 1070-1135),字文英,号楚山,宋代词人,以其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丽而柔美。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以轻快的语调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诗中通过秋千、燕子、莺歌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最后两句“春光。春光。”是对春天无限美好的感叹,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千争闹粉墙。”:描绘出儿童在秋千上欢快玩耍的生动场景,墙壁的粉色增添了春日的明媚。
    • “闲看燕紫莺黄。”:写诗人在轻松的状态下,观察到春天的鸟儿,色彩斑斓,象征着春的生机。
    •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鸟儿的鸣叫似乎在召唤那些游子,暗示着对家乡与安逸生活的渴望。
    • “春光。春光。”:重复的句式,展示了诗人对春光的珍视与赞美。
    • “正是拾翠寻芳。”:强调了春天是采撷花草、享受自然之美的最佳时节。
  • 修辞手法

    • 拟人:鸟儿的啼叫被赋予了呼唤人的功能,使自然与人产生了联系。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分析:

  • 秋千:童趣与无忧无虑的象征。
  • 燕子与黄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绿阴:宁静的环境,代表安逸与舒适。
  • 春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千”象征什么?
    • A. 玩耍的快乐
    • B. 哀伤
    • C. 春天的结束
    • D. 孤独
  2. “唤回浪子闲忙”中“浪子”指的是?
    • A. 游子
    • B. 浪荡不羁的人
    • C. 忙碌的人
    • D. 诗人自己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如梦令”为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闲适的生活情怀。

诗词对比: 吴文英与李清照的词风有相似之处,都是描绘闲适的生活与自然之美,但李清照的作品往往更具个人情感,反映了女性的细腻与敏感。两者的不同在于,吴文英更偏向于描绘自然景色,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洞天 舟中积雨 春夜 独居 过滦河 鱼上冰 澹山岩 己酉九日墨林小集 浒墅关晓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祸稔恶积 包含御的词语有哪些 樊棘 斗辞 花萼相辉 食字旁的字 负重含污 翦拂 耒字旁的字 地阔天长 浩气四塞 包含瞅的词语有哪些 稳扎稳打 说是非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