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13 13:41:53

诗句

春在绿窗杨柳。

人与流莺俱瘦。

眉底暮寒生,帘额时翻波皱。

风骤。

风骤。

花径啼红满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41:5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春在绿窗杨柳。
人与流莺俱瘦。
眉底暮寒生,
帘额时翻波皱。
风骤。风骤。
花径啼红满袖。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来到绿窗前,杨柳轻拂。
人与流莺都显得瘦弱。
眉眼间透着暮色的寒意,
帘子边缘时而被风吹起,泛起波纹。
风急促地吹着,风又急促。
花径上红花落满了衣袖。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窗: 形容窗外春天的景色,绿意盎然。
  • 流莺: 指黄莺,流动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眉底: 指眼睛下方,描绘出神情的细微变化。
  • 暮寒: 晚上的寒意,暗示着春天虽来,但仍有寒冷的感觉。
  • 帘额: 窗帘上边缘,风吹动时的波动。
  • 风骤: 风突然加大,表现出春天的不稳定。
  • 花径: 花开的路径,寓意春天的繁华。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诗人的情感和春天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 1049-1118),字文英,号小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擅长写词,尤其以婉约派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春季,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特征,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寒冷的惋惜,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开篇“春在绿窗杨柳”,以“绿窗”点出春天的生机,杨柳的柔美则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长。而“人与流莺俱瘦”这句则引入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流莺的瘦弱不仅描绘了春天的不完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接着,“眉底暮寒生”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尽管春天已至,但暮寒的气息依然存在,似乎在诉说着生活中的不如意。

“帘额时翻波皱”和“风骤”,描绘了春风的轻柔与急促,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最后一句“花径啼红满袖”,则让人想象到走在花径中的人,衣袖沾满了花瓣,既是春天的美好,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在绿窗杨柳: 春天的气息在窗外杨柳间荡漾,生机勃勃。
  • 人与流莺俱瘦: 人的身影和黄莺都显得瘦弱,暗示生活的压力。
  • 眉底暮寒生: 眼神中透出一丝寒意,表露内心的忧愁。
  • 帘额时翻波皱: 窗帘被风吹动,波动不定,象征着生活的变幻。
  • 风骤。风骤。: 风急促地吹起,反复强调,增强了气氛的紧迫感。
  • 花径啼红满袖: 花瓣落满了衣袖,既是春天的美丽,也是一种无奈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 “流莺”比喻春天生命的活力。
  • 拟人: “风骤”使风具有人性,表现出春天的脆弱与无常。
  • 对仗: 词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娇弱与自然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窗: 象征春天的生机,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 流莺: 代表自然之声,象征春天的活力。
  • 暮寒: 表现出生活的苦涩与不易。
  • 花径: 象征美好而又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如梦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悲凉
    B. 春天的活力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3. “风骤”重复出现,这个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踏莎行》

诗词对比:
吴文英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吴文英则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太平兴国宫 杨执中幼与予同舍自予去乡里一别四十五年矣乍见俱不相识承惠诗二首次韵谢之 其二 杨执中幼与予同舍自予去乡里一别四十五年矣乍见俱不相识承惠诗二首次韵谢之 其一 次韵奉答吴可堂左丞致政寓九江见贻 送萨天锡照磨赴燕南宪幕 过淮河口 庚午秋过淮安 送别 次韵宁宣尉 送张用鼎游燕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掣襟肘见 跳还 斗字旁的字 虎步龙行 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昭如日星 足字旁的字 树井 贼走关门 乘风破浪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反文旁的字 抱虎枕蛟 下笔如神 惫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