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时间: 2025-05-23 02:10:29

诗句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10:29

原文展示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南阳城,独自品尝山中的蕨菜。
我怀念与崔宗之一起,白水边玩弄皎洁的明月。
时光流逝,经过菊潭,纵情饮酒无休止。
泛舟于黄金花间,忧伤地唱起旧曲。
一朝摧毁了玉树,生死变幻无常。
留给我孔子的琴,琴在而人已去。
谁能传唱《广陵散》,只剩下对邙山亡灵的哀叹。
泉水何时才能明澈,长久打扫狐兔的洞窟。

注释

  • 南阳:地名,李白曾居住于此。
  • 崔宗之:指崔朗中宗,李白的朋友。
  • 玉树:比喻美人或年轻的生命,象征美好的事物。
  • 孔子琴:指孔子所用的琴,象征着古代文化和智慧。
  • 广陵散:古琴曲名,传说源于广陵地区,寓意悲伤的曲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飘逸的个性和奔放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被称为“诗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白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回忆与崔郎中宗的往事,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崔宗之的游玩经历,展现了李白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前两句描述了在南阳城中的宁静生活,简单的饮食与自然相伴,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入对欢乐时光的追忆,表现出李白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无尽畅饮的快乐。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诗人意识到生死的无常,愈发感到孤独与失落。最后几句通过“孔子琴”的意象,传达了对逝去文化的哀伤和对友人离世的惋惜。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宽广,展现了李白对于生命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在南阳城:回忆昔日的生活地点,感慨时间的流逝。
  • 唯餐独山蕨:表达了孤独的饮食生活,反映出一种清淡的生活态度。
  • 忆与崔宗之:引出对崔宗之的怀念,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 白水弄素月:描绘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清丽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
  • 时过菊潭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纵酒无休歇:描写无拘无束的饮酒乐趣,表现年轻时的洒脱。
  • 泛此黄金花:隐喻在美好事物中流连,表达一种生活的惬意。
  • 颓然清歌发: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绪,似乎与欢乐的过去形成对比。
  • 一朝摧玉树: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留我孔子琴:琴的象征意义,承载着文化与友谊的记忆。
  • 琴存人已殁:感叹友人已去,琴却还在,传达出强烈的怀旧情感。
  • 谁传广陵散:表达对逝去文化的哀伤。
  • 泉户何时明: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象征着清澈的生活与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生命。
  • 拟人:琴的存在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对仗:如“生死殊飘忽”,强调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怀旧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崔宗之的思念,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阳:象征着宁静的生活和美好的回忆。
  • 孔子琴: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友谊的纽带。
  • 黄金花: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与欢乐的时光。
  • 广陵散:象征着古老文化的悲哀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孔子琴”寓意是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文化传承与友谊
    • C. 自然景色
  3. “一朝摧玉树”中“玉树”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B. 自然风光
    • C. 财富

答案

  1. B. 李白
  2. B. 文化传承与友谊
  3. A. 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表现孤独与美好生活的诗作。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名作,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差异:李白多表现豪放与洒脱,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通过比较两位诗人的作品,能够更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湘人·又题秦淮秋泛图 望湘人 《众香国》忆梦,寄怀元真真人,即题本传奇后 望湘人 帘影 望湘人 秋卜 望湘人 秋兰 望湘人 染指 望湘人 秋意 望湘人 悯湘 望湘人 望湘人 闻沈琛笙「重修龙溪县志」,作此志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头 株送徒 性结尾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发综指示 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魂 朴斫 婴城固守 欲擒故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方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有气无烟 倒八字的字 自惊自怪 白衣士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