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时间: 2025-04-28 23:35:28

诗句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

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

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

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5:28

原文展示: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作者: 李白 〔唐代〕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
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
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
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高峻与秀美,表达了诗人对方外和尚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衡岳山中有高人,五峰耸立,正如那真骨般的挺拔。远道而来的我,心中充满敬意,恰似海水照映着秋天的明月。南海的大臣们都向他请教道理,纷纷前来谒见。用甘露般的言辞洒下,清凉的气息滋润着肌肤和头发。明湖如同天空的镜子,香阁高耸入云,登上去远眺,风儿轻拂,新的花期也在此时绽放。

注释:

  • 阐士:指高尚的士人或隐士。
  • 秀真骨:形容山峰的秀美和挺拔,像真骨一样坚硬。
  • 南溟:指南海,象征远方的地方。
  • 洒以甘露:比喻清凉的言语或教诲,像甘露一样滋润人心。
  • 明湖:指湖水清澈如镜。
  • 香阁:形容阁楼的芬芳,代表高雅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李白游历巴陵时写给方外和尚的赠诗,表达了他对高人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李白崇尚道教哲学和隐士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结合了山水之美与人之情。诗中“衡岳有阐士”开篇便引出对山中隐士的赞美,表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接着,“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以海水与明月的意象,渲染出诗人心中对方外的敬仰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远。紧接着的“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则展现了方外之士在世间的崇高地位,吸引着众多名士前来请教。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像“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这样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最后一句“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则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融合,表现出一种清新、愉悦的心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充沛饱满,既有对高人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李白豪放的个性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岳有阐士:开头即点明主题,强调衡山隐士的存在。
  2. 五峰秀真骨: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山峰的雄伟与壮丽。
  3. 见君万里心:表达对方外和尚的敬仰之情,远道而来的心意。
  4. 海水照秋月:比喻心中明亮与清澈,情感的深远。
  5. 大臣南溟去:提到古代士人对隐士的向往,突出方外的崇高地位。
  6. 问道皆请谒:强调求道者的虔诚与敬重。
  7. 洒以甘露言:象征着教导的滋润,清新的思想。
  8. 清凉润肌发:进一步形象化滋润的感觉,体现其影响。
  9. 明湖落天镜:比喻湖水如镜,展现自然的宁静。
  10. 香阁凌银阙:描述阁楼的高雅与清香,提升了场景的氛围。
  11. 登眺餐惠风:表达了诗人身处高处,感受自然的快意。
  12. 新花期启发:暗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寓意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水照秋月”,将心情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具有音乐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如“洒以甘露言”,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士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理想生活的精神。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岳:象征高尚与隐逸。
  • 阐士:代表理想人格。
  • 海水、秋月:象征清澈与理想,表现内心的明亮。
  • 明湖、香阁: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现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阐士”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高尚的隐士 C. 大臣 D. 游客

  2. “明湖落天镜”中的“明湖”比喻的是: A. 真实的湖水 B. 内心的宁静 C. 秋天的天空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洒以甘露言”是在比喻什么? A. 苦涩的经历 B. 清凉的教导 C. 美味的食物 D. 干燥的天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的《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与奔放,而王维则更加细腻与沉静。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元夕后一日同雪持京少饮云臣斋头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五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五 烧香词 祝英台近 题程柯亭“蝶梦图”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柘龙潭,用吴梦窗韵 祝英台近 其十七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 并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炊琼爇桂 实繁有徒 黹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边报 浴日补天 良计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子字旁的字 诱击 蒲鞭之政 趁夥打劫 包含苎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揩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众望所属 闲花野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