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07:53
望湘人 染指
作者: 宗婉 〔清代〕
觑纤长指爪,未褪嫣痕,
女儿花又开遍。
懒理金针,慵抽彩笔,
爱傍芳丛频捡。
小摘繁英,细删攒蒂,
轻研霞片。
捲袖罗蘸上春葱,
仿佛珊瑚成串。
多少深闺兰媛,
惯灯前月下,
比评深浅。
认红豆初拈,
几误鹦哥偷咽。
金盆和露,
玉纤流艳。
染了又重染。
怪小婢道是啼痕,
一样凝成红点。
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轻轻地观察着自己的纤指,指甲上尚留有淡淡的红色痕迹,仿佛是刚刚盛开的女儿花。她懒于使用金针刺花,也不愿意提起彩笔,只是喜欢在花丛中频频捡拾。她轻轻地摘下繁盛的花朵,细心地去掉花蒂,轻柔地研磨着如霞光般的花瓣。卷起袖子,轻轻地沾染上春天的葱绿,仿佛手中串起了一串珊瑚。多少深闺中的女子,习惯于在灯下、月下,对比花的深浅。她认出红豆的初次触碰,却几次误以为鹦鹉偷食。金盆中的露水,玉般的纤指流淌着艳丽的色彩,反复染上又重染。小婢告诉她那是啼痕,实际上也只是凝成红点的痕迹。
作者介绍:宗婉(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闻名。她的诗多描绘女子的生活情景,情感真挚且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女性地位逐渐提升的时期,女性开始在文学和艺术上有所表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气质和生活的关注。
《望湘人 染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花丛中恣意的生活与情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纤长指爪”、“女儿花”等,突出了女性的柔美和细腻。女子对花的悉心照料与喜爱,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她不再拘泥于繁杂的技艺,而是沉浸于自然的美好中,这种懒散中透出一份雅致和恬淡。
诗中的情感深刻而细腻,表现了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特别是“认红豆初拈”,细腻入微地表现出女子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这种对美的执着与追求,让诗歌散发出一种温柔而又哀愁的气息。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清代女性的生活状态与心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女性的内心世界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温柔,反映了清代女性的情感与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觑纤长指爪”是指什么?
A. 观察自己的指甲
B. 观察别人的手
C. 观察花朵
“女儿花又开遍”中“女儿花”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伤感与思念
C. 自然与和谐
诗中表现女子对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懒散与随性
B. 热爱与细腻
C. 轻视与疏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