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7:55
春暮
方岳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无三日晴。
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
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
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人生在世,能够活到一百岁是极限,而春天的好天气却少得可怜,几乎没有三日的晴朗。岂止是我在海棠花下沉醉,连杨花也未曾随风而行。绿树的阴影如此浓厚,黄鸟飞舞,却又寂静无声。老师想写首送别春天的诗,这样的春天又有什么值得写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子岳,号雪岑,生于北宋,后期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春末,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有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春暮》一诗,方岳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进行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篇以“人生会有百年极”引入,诗人直面人生的极限,探讨生死与时间的主题。接着,诗人转向春天的景象,指出春天的好天气少之又少,仅有短短的几日晴朗,令人感到春天的无常与易逝。
“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沉醉,但又隐含着一种无奈之感,虽然沉醉于花下,却无法追逐随风而去的杨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失去。接下来的描写“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暮的静谧与孤寂,黄鸟的飞舞与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诗人自嘲般地表示,面对这样的春天,写送春的诗似乎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无奈与感慨,不仅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也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力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春天的易逝,体现了诗人的感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好天气有多少天?
诗人坐在什么花下沉醉?
诗中的黄鸟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