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僧本均乞蒙泉稿》

时间: 2025-07-27 14:42:46

诗句

近闻甘子说,僧里有翛然。

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

个中真有得,名下岂虚传。

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2:46

原文展示

近闻甘子说,僧里有翛然。
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
个中真有得,名下岂虚传。
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

白话文翻译

最近听说甘子(可能指甘露寺的某位高僧)说,在僧侣中有一种飘逸自在的境界。
诗的创作风格继承了贯休的体裁,心中参悟了马祖的禅意。
在这其中确实有所领悟,名下的声誉岂能是虚传。
他向我索要蒙泉的诗稿,因此我借风寄上这篇诗作。

注释

  • 甘子:指甘露寺的高僧,可能是对某位僧人的尊称。
  • 翛然:形容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贯休:指唐代诗人贯休,擅长以禅意写诗,风格独特。
  • 马祖:即马祖道一,禅宗名僧,主张心法。
  • 蒙泉:可能指某个与作者有关的泉水或地方,象征清澈与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涛,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多样,常融入禅意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涛对禅宗思考的启发之下,表达了对高僧的崇敬与禅理的领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禅宗的关注与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对高僧的尊重。开头提到“甘子”,引入了一个具体的文化背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僧侣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作者提到的“翛然”一词,传达出禅宗追求的那种超脱与自在,体现了禅者的精神境界。

接着,诗中提到的“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展现了李涛在诗词创作中融入了禅宗的智慧,强调了诗词和禅修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融合不仅让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后,作者提到“索我蒙泉稿”,显示出他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诗的寄送也暗示了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展示了李涛作为一位诗人和思想者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闻甘子说:最近听说甘子有言。
    • 僧里有翛然:在僧侣中有一种飘逸的境界。
    • 诗学贯休体:我的诗风继承了贯休的风格。
    • 心参马祖禅:内心领悟了马祖的禅理。
    • 个中真有得:在这些中确实有所领悟。
    • 名下岂虚传:我的名声岂是虚假的传言。
    • 索我蒙泉稿:他向我索要蒙泉的诗稿。
    • 因风寄此篇:因此我借风寄上这首诗。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高僧的境界比作“翛然”,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禅宗的追求与理解,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交流与尊重,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翛然:象征着一种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反映了禅宗的核心理念。
  • 诗学:代表了诗人的创作传统与个人风格的结合,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蒙泉:可能象征着灵感源泉,寓意着清澈的思想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翛然”一词的意思是: A. 激动
    B. 自在
    C. 忧伤

  2. 诗中提到的“马祖”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高僧
    C. 一位皇帝

  3.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什么有关? A. 自然风光
    B. 禅宗思想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涛的《僧本均乞蒙泉稿》和王维的《鹿柴》都涉及自然与禅意,但李涛更侧重于人与高僧之间的思想交流,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禅宗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柴侍御 送友人之安南 出郴 塞下曲四首 其四 塞下曲四首 其三 吊轵道赋附邵平歌 又赠李侍御 出塞二首 其一 云山清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包含盒的词语有哪些 冬月无复衣 盆堂 作威 两点水的字 因袭陈规 三框儿的字 麻字旁的字 私地 隶字旁的字 兼程前进 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猴子救月 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松大 自字旁的字 曲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