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3
上陵风以雨,下陵月星露。不见西陵宫,但见松柏树。朝行西山曲,暮至长安道。长安车马多,风吹陵上草。
上面的陵墓上风雨交加,下面的陵墓在月光和星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露珠。西陵的宫殿看不见,只见松树和柏树在风中摇曳。我早上走在西山的小路上,傍晚时分来到长安的大道。长安的车马非常繁多,微风吹动着陵墓上的青草。
本诗虽未涉及特定典故,但“长安”作为古代都城,常被用来象征繁华与喧闹。而“陵”则与帝王权威、历史沉淀相关,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何景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下陵曲》创作于何景明游历西陵及长安期间,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感慨。
《下陵曲》是一首表现诗人游历感受的诗作,字句间流露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观察。开头两句通过“上陵风以雨,下陵月星露”描绘了陵墓上空的天气变化,形成了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多变与人事的永恒。接下来的“但见松柏树”则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消逝,而松柏树的长青又象征着不朽的精神与记忆。
从“朝行西山曲,暮至长安道”可以看出,诗人经历了从清晨到黄昏的漫长旅途,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长安车马多,风吹陵上草”,长安的繁华与陵墓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厚重,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思考,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
选择题:诗中“长安车马多”主要体现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月星露”主要描绘了__的场景。
判断题:诗中强调的对比是“上陵与下陵”和“长安与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