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08
须密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於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
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篲招邀聿来宇。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
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书长。
想要留住那些密切的人,应该让他们离开这个国家,毕竟他们的族人都不敢轻易离去。
如同一颗悬挂的大瘤,压着我房屋的山墙。
秦人对待客人真是缺乏恩情,客人来了,必须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
我一声喝令,已经将四面山壁整治完毕,正对着桃李盛开的茅庵。
仆人向我传达消息,热情邀请你来我的居所。
在这新建的城市里,事情正忙着进行,首先要修建高台来供奉盟主。
深沉的潮流涌动着将他视为王者,唯独没有那毒虫留下的痕迹。
熙熙攘攘的人们登上台座,坐在那里慵懒地指挥,花下则是春天的书卷延绵不绝。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在宋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反映了当时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社会的纷繁。诗中表现出对友谊与情义的珍视,以及对待客人态度的思考。
《扫蜜》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思考。诗中以“须密之人去其国”开篇,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建立在对彼此的理解与包容之上。接着提到秦人对待客人少恩情,这一描写使得全诗的情感基调逐渐沉重,体现出对社会人情冷漠的反思。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新城市建立的描写,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仿佛在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努力去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紧凑,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作者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书长”的意象,既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也暗示了生活的延续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比如“缀如垂瘤”形象化地描绘出某种沉重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探讨,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冷漠的批判,同时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秦人逐客真少恩”意指什么?
A. 秦人热情待客
B. 秦人对待客人态度冷淡
C. 秦人欢迎外地人
D. 秦人的友好行为
“熙熙登台坐垂拱”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喧闹的市场
B. 和谐的聚会
C. 一场战争
D. 一次旅行
答案:1-B,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