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墨妙堂》

时间: 2025-04-27 09:55:35

诗句

断石残碑聚一堂,螭蟠凤舞费平章。

颜苏喜得初平侣,名节知无愧范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5

原文展示

墨妙堂
程公许 〔宋代〕
断石残碑聚一堂,
螭蟠凤舞费平章。
颜苏喜得初平侣,
名节知无愧范濠。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墨妙堂里,断石和残碑聚在一起,
螭龙和凤凰在这里翩翩起舞,难以平静。
颜真卿和苏轼,幸得初次相遇,
他们的名节无愧于古代的范仲淹和濠梁之志。

注释

  • 断石:指破损的石碑,象征着古代文化的遗存。
  • 残碑:同样指古碑,代表着历史的痕迹。
  • :传说中的龙,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 :凤凰,象征着吉祥和高贵。
  • 平章:指平静、和谐的状况。
  • 颜苏:指颜真卿和苏轼,这两位历史上的著名文人。
  • 名节:指名声和操守。
  • 范濠:指范仲淹,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高尚的品德和理想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公许,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代文人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墨妙堂中,感受到古碑、古人的精神和气韵,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代文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墨妙堂”为题,展现了古旧文化的沉淀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开头的“断石残碑聚一堂”,描绘了一幅古老遗迹的画面,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这些遗存让人联想到过去的辉煌和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的“螭蟠凤舞费平章”,则通过螭龙和凤凰的意象,表现了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它们在静态的石碑旁,依然显得生动而富有力量。

诗中提到的“颜苏”二人,象征着文人的理想与追求。颜真卿是一位忠诚正直的书法家,而苏轼则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闻名。他们的友谊和志向在此交汇,传达出诗人对文人精神的高度赞美。最后的“名节知无愧范濠”,强调了文人应具备的高尚品德,连接着古今,彰显了一种文化自信。

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也对当代文化人的激励,体现了程公许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石残碑聚一堂:古碑和断石汇聚,象征文化的积淀。
  • 螭蟠凤舞费平章:龙凤飞舞,象征着文人的才华与气韵不平凡。
  • 颜苏喜得初平侣:颜真卿与苏轼相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 名节知无愧范濠:强调文人应有的品德与理想,对照古代的楷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断石残碑”比喻古代文化的遗存。
  • 拟人:将“螭”和“凤”赋予了舞动的形象,表现文化的生机。
  • 对仗:如“颜苏”和“范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强调了文人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理想,展现了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石:代表古代文化的破碎与残留。
  • :象征着权威与传统的力量。
  • :象征高贵和理想的追求。
  • 颜苏:代表当代文人和历史的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颜苏”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颜真卿与苏轼
    B. 颜真卿与李白
    C. 苏轼与杜甫

  2. “断石残碑”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文化的繁荣
    B. 历史的沉淀与遗留
    C. 未来的希望

  3. “名节知无愧范濠”中的“范濠”指的是哪位文人? A. 范仲淹
    B. 范玮琪
    C. 范蠡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墨妙堂》: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思考,李白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乡愁,而程公许则通过古碑和文人传承表现文化的积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学的历史与文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论诗三首 其二 论诗三首 其一 僧寺阻雨 风柳鸣蝉 客意 雪岸鸣䳺 岳山道中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乡郡杂诗二首 其一 楚山清晓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网目不疏 瓜字旁的字 东闯西走 犬字旁的字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斤字旁的字 藻藉 露出马脚 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卖眼 一定之论 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寝苫枕草 著者 母字旁的字 胤胄 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