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29
隔江楼月涌银涛,偏是红绵难洗。正絮扑棠舷星稀。蕙幄恹恹花气。中酒心期。垂帘时候,旅馆疏灯起。残堞外一片荒鸡一半画笳,吹到孤眼人耳。幽梦中重寻后会,岂似麝裙同系。笛瘦宝鞍。钗斜玉镜,寸寸含情地。别路千万叠,长亭只在望里。暗忖量蓝桥约定,领略三生恩意。两字骊歌,暂时南浦,岂负浓香被。宛转官柳侧。终怜好春轻弃。
江边楼上的月光照耀着涌动的银色潮水,仿佛是要把那难以洗净的红绵拂去。正值星稀之际,花香萦绕着飘荡的帐幕,心中借酒寄托着期盼。垂帘的时刻,旅馆里昏暗的灯光闪烁。残破的城墙外,荒草丛生,半边画笳的声音吹入孤独者的耳中。梦中再寻旧日的重聚,那岂能与麝香裙带相系?笛声微弱,马鞍瘦削,斜插的钗子映照着玉镜,满满的情意。离别之路千条万条,长亭仍然只在视线尽头。暗自思忖蓝桥的约定,感受那三生三世的恩情。两字的骊歌,暂时在南浦吟唱,岂能辜负那浓厚的香气?依旧在官柳旁,终究怜惜春光的匆匆流逝。
作者介绍:龚鼎孳(1560-1620),明代诗人,字仲明,号雪窗,著有《雪窗诗草》等作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可能是作者在旅途中,面对江边夜景,思念故人或爱人的情感流露。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离别与重聚成为诗人常见的主题。
《十二时 浦口寄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丽夜景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江边的月光与水波,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情感。诗句如“隔江楼月涌银涛”形象生动,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接着,诗人通过“蕙幄恹恹花气”展现了旅馆内的氛围,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诗的情感逐渐深入,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重逢的期盼。“幽梦中重寻后会”,体现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重聚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浓厚的乡愁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描绘月光引发思乡情感,但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龚鼎孳的作品则通过更丰富的意象和环境描写,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和思考。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十二时 浦口寄忆用柳耆卿秋夜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