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远行》

时间: 2025-04-26 03:18:25

诗句

太玄妙诀。

悟来不须言说。

心地豁然开觉。

清凉内通彻。

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

照千古分明,无圆缺。

赤子琳宫歇。

敏把丹枝折。

玩长春景界洞鉴离生灭。

向无阴树下,独坐逍遥静绝。

听无弦曲调,于中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5

原文展示

望远行
作者: 侯善渊 〔元代〕

太玄妙诀。悟来不须言说。
心地豁然开觉。清凉内通彻。
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
照千古分明,无圆缺。
赤子琳宫歇。敏把丹枝折。
玩长春景界,洞鉴离生灭。
向无阴树下,独坐逍遥静绝。
听无弦曲调,于中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领悟,心灵的开阔和宁静。无需言语,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奥妙。内心清凉通达,能够穿透世间的纷扰,看到皎洁的月亮照耀千古,毫无缺失。诗人像个赤子,心境悠然自得,随手折下丹枝,欣赏长春的美景,体悟生与死的真谛。在无阴的树下,独自坐着,享受那种超然的宁静,听着无弦乐曲,在其中体会不同的感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玄: 指极为深奥的道理。
  • 妙诀: 精妙的法则或道理。
  • 心地: 心灵的境界。
  • 豁然开觉: 突然领悟,心灵开阔。
  • 五蕴: 佛教中指构成生命的五种元素。
  • 赤子: 天真无邪的孩子,象征纯真。
  • 丹枝: 指红色的树枝,象征美好。
  • 长春: 代表长久的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无阴树: 指没有阴影的树,象征清静无扰的环境。

典故解析:

  • 霜天皓月: 代表清冷而明亮的自然景象,常用来象征纯洁与高远的理想。
  • 无弦曲调: 引用道教或禅宗思想,强调无声的音乐和内心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道教哲学的影响,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探索,寻求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烦扰。


诗歌鉴赏

这首《望远行》从形式上看,短小精炼,却蕴含深厚的哲理和情感。诗人通过对心灵的探索,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真理的感悟。开篇的“太玄妙诀”,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深邃的思考世界,仿佛在说,真正的智慧无需言语,只需心灵的感悟。接下来,诗人描绘出一种内心豁达、清凉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他能够透过世俗的纷扰,看到大自然的美景及其永恒的真理。

诗中“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一句,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深刻感悟,诗人仿佛在说,只有当我们超越了五蕴的束缚,才能看到那皎洁的月光,象征着真理的光辉。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无阴树下”的宁静状态,独坐享受那种无拘无束的逍遥,这既是对外部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回归与自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玄妙诀: 深奥的道理,表明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求。
  2. 悟来不须言说: 领悟到的道理无需言语来表达,体现了内心的觉悟。
  3. 心地豁然开觉: 心灵豁然开朗,达到了一种清晰的境界。
  4. 清凉内通彻: 内心清凉,通达一切,象征内心的宁静。
  5. 透五蕴山头: 穿透生命的五种元素,体现了对生死的理解。
  6. 现出霜天皓月: 在清冷的天空中,显现出皎洁的月亮,象征真理的光芒。
  7. 照千古分明,无圆缺: 照耀历史的明亮,永恒不变。
  8. 赤子琳宫歇: 表达一种纯真的心境,象征无邪。
  9. 敏把丹枝折: 随手折下美好的事物,象征享受生活的美好。
  10. 玩长春景界: 欣赏长久的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11. 洞鉴离生灭: 观察生死的真相,达到一种超然的理解。
  12. 向无阴树下: 在无影的树下,象征内心的宁静。
  13. 独坐逍遥静绝: 独自坐着,享受无拘无束的宁静。
  14. 听无弦曲调: 聆听无声的音乐,强调内心的和谐感。
  15. 于中别: 在其中体会到不同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天皓月”比喻清澈的心境。
  • 对仗: 如“离生灭”和“洞鉴”,形成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 象征: “赤子”、“丹枝”等象征纯真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探索生命的真谛,强调无声的内心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天皓月: 象征清澈与明亮,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
  • 赤子: 代表纯真与无邪,强调心灵的真实。
  • 丹枝: 象征美好事物,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 无阴树: 代表宁静的环境,象征内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太玄妙诀”指的是什么?
    A. 深奥的道理
    B. 生活的烦恼
    C. 美好的事物

  2. 诗人坐在“无阴树下”,表达了什么心境?
    A. 忧虑
    B. 宁静
    C. 忙碌

  3. “透五蕴山头”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物质
    B. 超越生死
    C. 享受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望远行》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 《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望远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相关查询

鲫鱼潭 凤岫春雨 梅林分韵得作字 灵岩 谢人送茶 湖州道中 虞山访李孟芳 得草衣道人湖上信 春寒 乙丑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事期 包含担的词语有哪些 四不像 枉突徙薪 噫噫 亅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司马昭之心 泰古 风行雷厉 殳字旁的字 狐不二雄 游结尾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僻志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