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二时 其十二》

时间: 2025-07-29 23:26:08

诗句

人定亥,念念无常刹那快。

回光省取不迁心,坐照十虚谁对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26:08

原文展示:

人定亥,念念无常刹那快。
回光省取不迁心,坐照十虚谁对待。

白话文翻译:

人们在亥时安静下来,心中念念不安,意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瞬息万变。
回过头来反思,不让心意迁移,静坐在空灵的状态中,谁来与我对话?

注释:

  • :地支之一,代表夜晚11点到1点之间的时辰。
  • 念念:指心中不断的思绪。
  • 无常: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 回光省取:指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省察自己的内心。
  • 十虚:可能指的是十个空虚的境界,表示一种无物的状态。
  • 谁对待:指与谁进行交流或对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咸静,宋代禅宗僧人,著有多部诗文,风格深邃,常以禅理为题材,探讨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社会动荡与哲学思想的交汇使得诗人反思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安静,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十二时 其十二》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思索,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心灵的追寻。首句“人定亥,念念无常刹那快”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心的不安。亥时,也就是夜深人静之时,正是反思与内省的良机。诗人在这种宁静的时刻,意识到万物无常,瞬息万变,心中难免涌起对生命的感慨。

接下来的“回光省取不迁心”则是对内心的反思与自我省察。诗人强调在变幻的世界中,心灵应保持不动,不随外界的波动而改变,这种内心的坚定是禅宗所提倡的重要观念。最后一句“坐照十虚谁对待”意在表达一种超然的状态,面对空灵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询问与谁进行交流,暗示在这种无物的状态中,交流本身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促使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定亥,念念无常刹那快: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人们的心思纷乱而又短暂,意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

  2. 回光省取不迁心:反思自己,努力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物所动摇。

  3. 坐照十虚谁对待:静坐于空灵的境界中,问自己与谁分享这种体验,体现了一种孤独的超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思绪比作无常的瞬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渺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和节奏感强,形成一种和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宁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反省,传达出禅宗思想中的“无我”和“安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亥时:象征夜晚的宁静与反思的时刻。
  • 无常:代表生命的短暂与变化,蕴含着佛教的哲学思想。
  • 十虚:象征空灵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亥时”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1点到3点
    • B. 11点到1点
    • C. 3点到5点
  2. 诗人提到的“无常”主要强调什么?

    • A. 生命的永恒
    • B. 一切事物的变化
    • C. 时间的流逝
  3. “坐照十虚”中的“十虚”指代什么?

    • A. 十个生灵
    • B. 十个空灵的境界
    • C. 十个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无题》李商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对比,二者都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但释咸静的诗更侧重于对无常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禅宗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题仲莹画 浣溪沙 与屏兄夜话 浣溪沙 浣溪沙 时往金陵,赠别张倩倩表妹 浣溪沙 劳顶 浣溪沙十一首 其九 浣溪沙(江陵二车席次为江梅腊梅赋) 浣溪沙·梅 浣溪沙 浣溪沙·卧病寓楼,寄呈沈尹默丈虹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夯雀先飞 首字旁的字 迥逖 两点水的字 不便 不容置疑 釆字旁的字 慢藏诲盗 匸字旁的字 冲斥 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赶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知白守黑 口齿伶俐 巷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