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9:07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李曾伯 〔宋代〕
谁能草檄愈头风,有酒时时共一中。
莫把丹青羡苏武,且将玄白玩扬雄。
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
休笑晋朝人物少,犹知口不道和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借用古代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谁能在风口浪尖上写出草檄(文书),但我却可以在喝酒时与朋友共饮;不要羡慕苏武的丹青之美,而应欣赏扬雄的深邃思想。军事事务在北方的龙荒,游子心向东驰;不要嘲笑晋朝人才稀少,他们依然懂得言说和谐与和平。
李曾伯,字子贞,号宗白,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其诗风清新,常以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相结合,表达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引入了“草檄”这一历史符号,表明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与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有酒时时共一中”的表达,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似乎在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然弥足珍贵。
此外,诗中提到的“苏武”和“扬雄”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苏武的忠诚与坚贞,扬雄的深邃与智慧,都让人感受到那种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下的反思。接下来的“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则描绘了战争与游子的双重身份,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前方未知的向往。
最后一句“休笑晋朝人物少,犹知口不道和戎”则是对当时时局的反思,提醒人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懂得和平的重要性。整首诗以典故贯穿,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怀,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在描绘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深化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草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苏武”是以什么著称的?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