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19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作者: 司马光
属车隐隐远如雷,
陈后愁眉久不开。
杨花都不知人意,
故入长门宫里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情感的隐痛与无奈。远处传来的车声仿佛如雷鸣般隐隐作响,让人心中愁苦难解。面对这样的忧愁,陈后(即陈后主)眉头紧锁,愁苦难以自已。即使是杨花,也似乎不明白人间的情感,因此它们不得不进入长门(指皇宫)之中。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在政治上提倡稳重、谨慎的风格,文学作品则以简练著称。
《柳枝词》是司马光在政治生涯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提到的“陈后”,暗示了对历史上同样处于困境中的人物的同情和共鸣。
这首《柳枝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浓厚的愁苦与无奈,文字简练却意蕴深远。开头的“属车隐隐远如雷”,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压抑的气氛,仿佛在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陈后愁眉久不开”则直接点明了情感的主题,表现了对失去的惆怅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的“杨花”,在此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对人情的无知和无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最后一句的“故入长门宫里来”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对于权力与情感的隔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被现实所束缚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一幅愁苦而又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折射出他自身在政治与情感上的困惑与挣扎。
诗中“属车隐隐远如雷”的意思是什么?
A. 车声远离,似雷鸣
B. 车声清晰可闻
C. 车在近处行驶
D. 车声无关紧要
“杨花都不知人意”中“人意”指的是什么?
A. 人的情感
B. 人的意图
C. 人的行为
D. 人的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人物的歌颂
B. 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C.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D. 对权力的讽刺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柳枝词》更多地关注于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国家的沧桑,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形式上都保持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但内容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