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纤云扫迹》

时间: 2025-05-09 19:31:57

诗句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31:57

原文展示:

清平乐·纤云扫迹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云朵撇去了痕迹,广阔的天空如同万顷玻璃般清澈透明。
我醉酒骑着玉龙游遍八方,眼前的天色如同海水般清澈。
水晶般的宫殿中飘散着芬芳,众仙女正在轻盈地舞动霓裳。
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露的洗礼,却让人间变得如此清凉舒适。


注释:

字词注释:

  • 纤云:轻柔的云。
  • 扫迹:清除痕迹。
  • 万顷:形容面积广阔,像万亩的水面。
  • 玻璃色:形容清澈透明的色泽。
  • 玉龙:形容美丽的龙,象征着一种高贵。
  • 八极:指四方八面,广泛的意思。
  • 水晶宫殿:形容透明、华丽的宫殿。
  • 霓裳:美丽的衣服,常用来形容仙女的服饰。
  • 风露:自然界的风和露水。

典故解析:

  • 水晶宫: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常作为仙境的象征,寓意着美丽和神秘的境地。
  • 霓裳羽衣:出自唐代王建的《霓裳羽衣曲》,形容仙女的舞姿,代表着轻盈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多以豪放、清丽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纤云扫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仙境,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全诗以轻柔的云与广阔的天空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然、清新的氛围。开篇的“纤云扫迹”便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万顷玻璃色”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透明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梦幻的境地。诗人醉酒骑龙,游历于天地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水晶宫殿飘香”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似乎让人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美好。而“群仙方按霓裳”则将这种美好与仙女的舞蹈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意象和节奏感。最后一句“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则是一种感慨,经历了诸多风雨洗礼后,诗人依然能够领悟到世间的宁静与清凉,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智慧和洒脱的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在纷扰世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云扫迹:轻柔的云朵轻轻地拂去天空的痕迹,给人一种清新、无拘无束的感觉。
  2. 万顷玻璃色:浩瀚的天空如同无数玻璃般清澈,象征着纯净和美好。
  3. 醉跨玉龙游八极:诗人醉酒骑龙,象征着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精神。
  4. 历历天青海碧:眼前的景色如同明净的天空与碧绿的海水,呈现出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5. 水晶宫殿飘香:水晶般的宫殿中弥漫着香气,暗示着一种美好的境界。
  6. 群仙方按霓裳:众多仙女正在舞动霓裳,体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7. 消得几多风露: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表达了一种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8. 变教人世清凉:最终的感悟是,即使经历了风露,世间依然可以保持一份清凉和宁静,令人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比作“玻璃”,增强了透明感。
  • 拟人:云朵的“扫迹”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纤云:象征轻盈、自由。
  2. 玉龙:象征高贵、理想的追求。
  3. 水晶宫殿:象征美好、梦幻的境界。
  4. 霓裳:象征优雅、轻盈的舞姿。
  5. 风露:象征人生的磨难与洗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纤云扫迹”中的“纤云”形容的是: A. 厚重的云
    B. 轻柔的云
    C. 黑暗的云
    D. 雨云

  2. “万顷玻璃色”中的“玻璃色”形容的是: A. 模糊的颜色
    B. 清澈透明的颜色
    C. 暗淡的颜色
    D. 暖色调

  3. 诗中提到的“水晶宫殿”象征: A. 现实的宫殿
    B. 仙境般的美好
    C. 严肃的地方
    D. 战争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2. 《西江月·夜行黄河》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赞美,但更多的是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
  • 《西江月·夜行黄河》:通过大自然的壮阔表现出豪情壮志,情感基调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节度…郡王卫公幕 奉赠严八阁老 苦竹 狂歌行,赠四兄 晚晴 奉赠射洪李四丈(明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色立朝 釒字旁的字 民族团结 彩页 连甍接栋 金人偈 包含泓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膏肓泉石 桐江 卓尔出群 亅字旁的字 忍尤攘诟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摇头稾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乛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