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56
戊午元日二首
作者: 刘克庄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过去的光阴像箭一样急速飞逝,河水清澈而等待的时间变得漫长,而我却鬓发渐渐斑白。再加上孔子从心所愿的时光,恰好是周郎打败敌人的年岁三倍之多。
年老的我无法陪伴年轻的人,虽然我眼睛失明,却曾在宴会上献上过兽肉的美酒。磻溪和淇澳,我何敢去想,还是学习香山的贤德吧。
败絮般的我,恰好拥病在身,已经很久没有朝拜作客,沦为闲人。公卿们各自追逐着黄旗和仗杖,宾客们又有谁来关心我这顶乌角巾?
菱花照映,冷漠地揭示了衰老的真相,杏树的枝头已开始悄悄暗示春天的到来。我卧床时听闻儿女们夸赞我身体健朗,诗句依旧如年光一般新鲜。
刘克庄(1187-1269),字德润,号天池,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人。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南宋的灭亡,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戊午元日二首》是刘克庄在戊午年元日所作,正值新春,诗人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衰老和人生的思考。作品中不仅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历史的追忆,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不屈追求。
《戊午元日二首》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受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便用“过去光阴箭离弦”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飞逝,这种比喻生动而有力,令人深思。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提到孔子和周郎,既表达了自己在时代洪流中感到渺小的无奈,又彰显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刘克庄通过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表现出一种自嘲和无奈,虽然身体衰弱,但心中仍怀有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诗歌的热爱。“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则是对生命的肯定,表达了即使年老,内心的热情和创作的灵感依旧焕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清醒认知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探讨了时间流逝与衰老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年华已逝,诗人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的向往。
《戊午元日二首》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刘克庄
D. 白居易
“光阴箭离弦”这个比喻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年龄的增长
C. 时间的飞逝
D. 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周瑜
C. 曹操
D.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