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五台山和韵》

时间: 2025-04-26 22:46:02

诗句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6:02

原文展示: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经过重重山峰,终于来到巅峰,极目远眺,清凉的境界显得非常宽广。
山势险峻,仿佛进入了雁门,地藏菩萨的佛国,就在长安附近。
雨水落下,溪涧发出阵阵回响,云彩飘过远山时,如同团团聚集。
花瓣飘落在经台上,钟声回荡,梵音寂静,袈裟的香气在翠绿的云间缭绕。

注释:

  • 历尽: 经过多次,历经艰辛。
  • 巅峦: 山的最高处。
  • 极目: 远望,尽可能地看。
  • 清凉境界: 指山中的清新、宁静的环境。
  • 雁门: 地名,位于山西,是险要的关口。
  • 地藏佛国: 指佛教中的地藏菩萨所护佑的世界,象征宁静和安详。
  • 绝涧: 指深渊或悬崖。
  • 袈裟: 佛教僧侣的衣服,象征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启发,通过描绘山水与佛教文化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佛法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五台山和韵》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首句“群峰历尽到巅峦”表达了诗人经过重重山峦,终于来到高峰的感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寓意着追求精神高度的艰辛。第二句“极目清凉境界宽”则进一步描绘了远望时眼前宽广而清凉的境界,展现了山中清新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感。

接下来的“山入雁门真设险”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险要,暗示了山的神秘与威严,而“地藏佛国即长安”则将自然与宗教结合,展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全诗通过“雨来绝涧自成响”和“云渡远溪时作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氛围,雨声和云彩的变化,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与灵动。

最后两句“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则将佛教元素融入自然意象中,花瓣的落下象征着无常,钟声的回响传递出内心的宁静,而袈裟的香气在云间缭绕,增强了诗的宗教意境,使整首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切思考与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峰历尽到巅峦: 描述了经过重重艰难的山峰,终于抵达高峰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2. 极目清凉境界宽: 表达了在高处俯瞰,眼前的清凉与广阔,传达出一种心灵的舒畅。
  3. 山入雁门真设险: 提到地理上的险峻,暗示了自然的雄伟与挑战。
  4. 地藏佛国即长安: 将五台山与佛教文化结合,指出此地与长安的文化联系。
  5. 雨来绝涧自成响: 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落下所形成的声音,增强了自然的动感。
  6. 云渡远溪时作团: 云彩在远山与溪流间穿梭,形成动态的美。
  7. 花落经台钟梵寂: 花瓣落在经台上,钟声回荡,表达了宁静的宗教氛围。
  8. 袈裟香霭翠云蟠: 描绘袈裟的香气在云间缭绕,增强了宗教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象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对仗: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佛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信仰的敬仰和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峰: 代表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 清凉境界: 象征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 雁门: 代表险阻与挑战。
  • 地藏佛国: 象征佛教的宁静与深邃。
  • : 象征生命的滋润与自然的声音。
  • : 象征变幻与灵动。
  • 花落: 象征无常与佛教哲理。
  • 袈裟: 象征佛教的信仰与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群峰历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山的高峻
    b) 经过艰辛的旅程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b)

  2. “雨来绝涧自成响”中“绝涧”指的是什么? a) 深渊
    b) 大海
    c) 河流
    答案: a)

  3.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佛教的赞美
    c) 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答案: c)

答案汇总: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望岳》史监《五台山和韵》都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但杜甫的诗更多强调了对山的敬畏与历史的感慨,而史监的作品则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结合,更加体现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宋君辅许当世陈彦谦苏宣甫自远还乡上元同饮 嵩阳道中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 四月清明西湖 四月池上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 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开头的成语 甘冒虎口 连汉 釆字旁的字 幽纷 孤立无援 如泣草芥 鸟字旁的字 惊心破胆 山阴夜雪 包含跳的成语 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刺兵 癶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疏烟 亲赖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