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6:02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全诗翻译:
经过重重山峰,终于来到巅峰,极目远眺,清凉的境界显得非常宽广。
山势险峻,仿佛进入了雁门,地藏菩萨的佛国,就在长安附近。
雨水落下,溪涧发出阵阵回响,云彩飘过远山时,如同团团聚集。
花瓣飘落在经台上,钟声回荡,梵音寂静,袈裟的香气在翠绿的云间缭绕。
史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此诗作于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启发,通过描绘山水与佛教文化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佛法的赞美。
这首《五台山和韵》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首句“群峰历尽到巅峦”表达了诗人经过重重山峦,终于来到高峰的感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寓意着追求精神高度的艰辛。第二句“极目清凉境界宽”则进一步描绘了远望时眼前宽广而清凉的境界,展现了山中清新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感。
接下来的“山入雁门真设险”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险要,暗示了山的神秘与威严,而“地藏佛国即长安”则将自然与宗教结合,展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全诗通过“雨来绝涧自成响”和“云渡远溪时作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氛围,雨声和云彩的变化,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与灵动。
最后两句“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则将佛教元素融入自然意象中,花瓣的落下象征着无常,钟声的回响传递出内心的宁静,而袈裟的香气在云间缭绕,增强了诗的宗教意境,使整首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切思考与体验。
整首诗通过描绘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佛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信仰的敬仰和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中“群峰历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山的高峻
b) 经过艰辛的旅程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b)
“雨来绝涧自成响”中“绝涧”指的是什么?
a) 深渊
b) 大海
c) 河流
答案: a)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佛教的赞美
c) 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答案: c)
杜甫《望岳》与史监《五台山和韵》都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但杜甫的诗更多强调了对山的敬畏与历史的感慨,而史监的作品则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结合,更加体现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