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4: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4:19:16
月若半环云若吐,高楼帘卷当南浦。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
月亮似半个环,云朵像吐出般的轻柔,高楼的帘子卷起,正对着南浦。应该是从石城划来的小船,桨声轻轻响着,缓缓经过花丛的渡口。此时正值整夜饮酒未醒,不适合在这种时候还下着微雨。即使笔下有闪烁的文星,也难以清晰地描绘出这份苦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偓,字文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诗人常常在酒宴中吟咏,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南浦》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清幽的月色和细雨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半月与轻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的氛围。随着高楼的帘卷起,视线转向南浦,似乎引发了更深的思索。
接下来的两句“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通过小船的声音和景象,带来了生活的灵动。小船的到来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人事的象征,可能暗示着内心的归属感或对某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则展现了诗人的一种矛盾心理,饮酒未醒的醉意与微雨的清冷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复杂。最后一句“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则是对创作灵感的无奈表达,诗人即使在灵感闪现之际,也难以清晰地表达内心的苦楚,体现了创作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音乐感和画面感,深入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对灵感的追求与创作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内心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浦》中的“月若半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石城艇子”象征着什么?
诗人提到的“连宵酒未醒”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