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0:35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杏花盛开的门巷,听到处处传来的细雨声,向人询问春天的消息。在酒中烧灯,人的心情懒散,这正是令人销魂的时刻。听说江南的天气连日阴晴不定,只觉得东风吹得急促。题诗时要牢记,不要忘了寒食节。想起十里外的香尘,紫色骏马嘶鸣,帽影和鞭丝飘荡在客人的身后。哪里比得上草堂的清幽,红梅映衬着枝头的颜色。水竹篱笆旁,山桃屋檐外,燕子们彼此相识。明年花开时,我还要来这里吹笛。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精于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在草堂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寒食节的提醒也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念奴娇 何春洲在草堂图》是一首描写春景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杏花、细雨、东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春日氛围。开头提到“杏花门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试雨声多处”则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情感。诗中“中酒烧灯人意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此时心境的慵懒与放松,正是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提到江南的变幻天气,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一句中,诗人不仅在提及节日的传统,也提醒自己珍惜流逝的时光,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诗人描绘了清幽的草堂与燕子的相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尾声“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更是对未来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象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情感细腻而真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不包括以下哪项?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