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16
念奴娇·海棠溪江上
作者: 王用宾
鸟啼花落,又匆匆到了,清明时节。
朔地风沙经惯受,阵阵轻寒谁怯。
字水回舟,缙云歇马,莫问何时别。
烟沉蓬断,渺茫前路难说。
记自西上瞿塘,一连三载,踏遍巴山月。
烽火中原烧不尽,海角天涯孤绝。
浩大乾坤,纷纷破碎,谋国嗟何拙。
吴钩把定,眼中多少豪杰。
鸟儿啼叫,花儿凋落,清明时节又匆匆来临。
北方的风沙我已经习惯了,阵阵轻寒让我如何能够畏惧?
划水回舟,缙云下马,何必问何时再别离?
烟雾沉沉,蓬草断绝,渺茫的前路难以言说。
记得自西上瞿塘,已经三年,踏遍了巴山的月光。
烽火在中原燃烧不尽,海角天涯孤独无依。
浩大的天地,纷纷破碎,谋国的事情真是太拙劣。
吴钩握在手中,眼中有多少豪杰。
作者介绍: 王用宾,近代诗人,以豪放、沉郁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心路历程,常常寄情于山水,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时代动荡,诗人借景抒怀,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念奴娇·海棠溪江上》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国家、理想的深刻思考。首句“鸟啼花落”便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图景,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通过对北方寒风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他回忆自己在西上瞿塘的岁月,用“踏遍巴山月”展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诗人以“吴钩把定”点题,展现出豪杰的气概与对时局的警醒,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鸟啼花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吴钩”象征着什么?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