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34:24
念奴娇 其一 即事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申江官舍,看桃花开后柳丝如织。
伯始风流才启宴,此夜刚逢寒食。
烛下新妆,榴裙百褶,翻尽深红色。
那堪小妓,病来歌舞无力。
听莲漏将残,玉觞娇泻去,唇脂俱湿。
夜雨初过花毯上,尚见翠钿狼藉。
明日清明,来朝上巳,到处春堪惜。
勾栏未散,慢言今夕何夕。
在申江的官舍中,看着桃花盛开,柳丝如织。伯始的风流才子开启了宴会,这个夜晚正好赶上寒食节。烛光下的新妆,榴裙褶皱,深红色的衣裙翻飞。那小妓女因病歌舞无力。听着莲漏渐渐流尽,玉杯中的酒已慢慢洒去,红唇上沾满酒渍。夜雨刚过,花毯上还留有人心的杂乱。明天就是清明,后天又是上巳节,到处都是春天的珍惜。勾栏里还没有散去,慢慢说今夜到底是何夕。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著名词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浓厚的诗意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时期,许多文人雅士在节日聚会中吟诗作对,诗中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念奴娇 其一 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美丽画面。诗的开头描绘了桃花和柳丝,二者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提到伯始的风流,暗示宴会中的风雅气息与人文情怀。烛光下的女子装扮得体,色彩鲜艳,生动呈现出一种温柔而美丽的氛围。
小妓女因病歌舞无力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体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接下来的“听莲漏将残”,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宴会的短暂与春天的珍贵。夜雨过后,花毯上的景象更是让人感到春意盎然,然而也是一片狼藉,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稍纵即逝。
最后两句“明日清明,来朝上巳”,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宴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小妓女因为什么原因无法歌舞?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