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6
公生百载下,学契五峰心。
崇鼎屹重器,洪钟希太音。
词源擅翻海,句律善舂金。
材古谁人识,清歌和惨吟。
这位故人活了百年,学识与五峰的高峻相契合。
他如同巍峨的鼎,承载着重器;如同洪钟,期望能够发出宏伟的音响。
他的文字才华能够翻江倒海,句子结构则如同舂米般精妙。
古代的材质有谁能真正识别?唯有那清亮的歌声与悲伤的吟唱在和谐共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故人的怀念与感慨,文风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阳枋失去一位至交好友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才华的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文化氛围。
《挽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歌,作者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展现了对其一生成就的深切敬意与怀念之情。诗中使用了多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崇鼎”、“洪钟”,不仅体现了故人在生前的学识与地位,更反映了他在朋友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将个人的情感与对故人的赞美融为一体。尤其在“材古谁人识”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才华的惋惜,似乎在感叹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忽视。通过对比古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更引发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显示了深厚的文化自觉。
逐句解析
第一句“公生百载下,学契五峰心”,通过对故人长寿与学识的描写,突出了其深厚的学问。
第二句“崇鼎屹重器,洪钟希太音”,用鼎和钟的意象,强调故人的声音与影响力。
第三句“词源擅翻海,句律善舂金”,展现了故人的才华,字句如同翻海般生动,且结构精美。
第四句“材古谁人识,清歌和惨吟”,表达了对古代才华的惋惜,清歌与惨吟的结合,形成了情感的对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赞美与怀念,表达了对才华的敬仰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崇鼎”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权威与地位
C. 自由
答案:B
“材古谁人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自豪
C. 怀念
答案:A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夸张
答案:B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挽故人》的诗意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