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0:32
挽黄循斋
作者: 阳枋 〔宋代〕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回想以前与友人探讨学问的日子,如今却要品味那位仙人的风范。
我们曾在《周易》中讨论真理,聊起易学的真传。
在一乐堂中交流的言语,宛如三生石上的缘分。
遥望莲峰对着昆岳,心中不免惆怅,那白云似乎连绵不绝。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哲理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富有思辩性。
此诗作于朋友逝世之际,表达对昔日友谊的怀念与追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考。
《挽黄循斋》是一首充满怀旧与哲理的诗。全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忆昔论文友”道出了昔日的美好时光,这种怀念不仅是对友谊的追忆,更是对彼此智慧的赞美。
诗中提及的“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突出了古代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在学术上的深厚交流。接着“一乐堂中语”与“三生石上缘”的结合,将友情与命运的哲理融入其中,传达出一种宿命感与对往昔的眷恋。
最后两句“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莲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昆岳则是远大的志向。白云的连绵更增添了那份惆怅,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整首诗围绕友谊、生命无常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也丰富了文化内涵,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探讨。
诗中提到的“周经”指的是什么?
“三生石”象征着什么?
诗人表达惆怅的意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