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0:32
作者: 刘攽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雪霜雨露平分尽,
旧紫新红次第开。
自是馀花芳意薄,
那知春去不重来。
雪霜与雨露已经均分而去,
旧的紫花与新的红花依次开放。
本是剩余的花儿香气淡薄,
谁知道春天已经离去不会再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引用具体的典故,但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攽,字子默,号梦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长春花》创作于春天之际,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花的盛开与凋谢,反映了他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
《长春花》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诗,诗人在四句中将春天的短暂与花开的美丽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思。开头两句“雪霜雨露平分尽,旧紫新红次第开”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自然景象引入诗人的情感。此处的“雪霜”和“雨露”不仅仅是气候的变化,更是生命轮回的象征。
接下来的“自是馀花芳意薄”,则展现了花香的淡薄,仿佛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在感叹花开之美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样的美好是短暂的,正如生命的有限。最后一句“那知春去不重来”则是整首诗的高潮,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惋惜,凸显了时光流逝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通过描绘花的盛开与凋谢,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使得诗作具有了更深层的哲理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春天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花朵则是生命之美的象征。此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测试:
《长春花》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春去不重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旧紫新红”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